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北斗跨界融合,体验精准时空信息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大犬座vy
高级会员
432
主题
-3
回帖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积分
968
私信
航天
432
0
2018-12-20 00:13:19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白天将牛羊放出去,不用管,人可以回家做菜。在家里,通过手机和相关软件,牧民可以看到每一头牛羊的准确位置……这个画面是牧民们正在使用中国北斗系统进行放牧。
自北斗系统自2012年底提供区域服务以来,已经让生活发生显著变化。智能手机、车载导航、位置服务、物流、无人机、穿戴设备、安全应急……都与北斗息息相关。此外,北斗还在城市燃气、城镇供热、电力电网、供水排水、智慧交通、养老关爱等民生领域实现跨界融合。
现在看来,这只是起点,随着中国北斗系统的日渐完善,还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许多事情现在看起来不可能,其实正在变成可能。
多种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
国内一家媒体近期拍摄了一期双语视频。视频中,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内蒙古的牧民正在使用中国北斗系统进行放牧。白天将牛羊放出去,不用管,人可以回家做菜。在家里,通过手机和相关软件,牧民就可以看到每一头牛羊的准确位置,也就是精准定位。如此一来,既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又提升了放牧效率,这在以往是不能想象的。
有必要详细解释下“定位”。
地球
上,任何一个人、一件物品,都有其三维空间的位置信息,这就是定位。定位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定位不局限于室外,也可以室内。定位不仅可以经纬度、水平面定位,还可以海拔高度定位。定位可以是持续的,勾勒出一个人、一件物品的移动轨迹。
在城市,无论身处城市的哪个角落,打开手机,信号强,就可以准确定位。可以是卫星定位、基站定位,也可以是微定位和Wi-Fi定位。手段不止一种,假如定位有偏差,还可以通过选择参照物,来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位。比如,预约网约车,手机定位显示在“天河城南门”,但你身处更加靠近“天河城西门”的地方,可以通过手动微调,准确选择在“天河城西门”上车。
然而,假如你喜欢户外,喜欢自驾;那么,要实现准确的定位就没那么容易了,甚至能否提供大致的定位都是一项挑战。
海格通信集团副总经理刘彦告诉记者,如果说“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北斗+”则是人们获取精准时空信息的核心手段,而围绕“时空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其根本目标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为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服务,即所谓“智能化”服务。
在偏远地区,基于中国北斗可实现准确定位以及短报文通信,与外界联系。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向外界求救,解决定位的“有与无”显得极为关键,直接决定了外界实施救援的质量与效率。在获得定位基础上,通过中国北斗独有的短报文与外界相连。虽然,北斗短报文功能应用没有目前手机联络那么便捷,但至少在公网信号中断时,还能够发送关键信息。
让自动驾驶成为可能
现代社会里,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常用的智能手机为例,智能手机之所谓如此“智能”,是因为有着许多科技做支撑,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主角——定位。离开定位,手机上的网约车、外卖、导航等许多服务就不能实现,将来还只会更多。
现有主要的定位精度是“10米”级。在“10米”范围内,卫星就认为这是同一件物品,即卫星允许“10米”范围内的误差。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约了网约车,不是你找不到车,就是车找不到你;叫了一份外卖,你在东门等,外卖去了南门。
刘彦介绍,北斗系统提供的“厘米级”定位,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痛点,不会出现“人在马路这边,定位在马路对面”的情况。基于中国北斗,科技企业还提供“10厘米”级的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的携手出现,让许多黑科技“落地”变成可能。
“厘米”级定位只是一方面,“室内外持续定位”——这种以前只出现在电影中的“科幻”场景,随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进一步建设,也将逐渐落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在室外对道路、车辆、人员、建筑进行精准定位,也能对室内的车位、人员等环境信息进行全面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室外室内的无缝位置服务和切换。
这种全新的定位解决方案提供连续的室内外定位,是智慧交通、平安城市等未来应用场景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而“室内外无缝衔接定位”更大的应用场景是在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商业化需要跨越“感知”“决策”“执行”三道槛。其中,“感知”就需要一系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图、连续定位等基础科技做支撑。
自动驾驶是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重要标志,能够实现高效、便捷、绿色的移动出行。“10米”级的定位精度,在网约车、外卖和车载导航上,尽管有误差,但基本上是够用的。因为人工驾驶是基于人的判断,人对于位置的判断要远低于10米。
一辆车通常长4.8米,宽1.8米。车与车之间的距离经常是少于1米的。所以,当移动出行进入到“自动驾驶”时代,“10米”级的定位精度是远远不够的。车辆无论是行驶还是停车,只有以“厘米”衡量,才能最大程度确保安全。而基于北斗系统,一辆车、一个人的运行轨迹,不管是室外,还是室内,都可以在监控屏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种精确到“厘米”级的定位,这在以往是不能实现的。
系统兼容,市场更大
刘彦认为,“北斗高精度在智慧城市的融合创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建设覆盖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智慧城市综合创新应用将大大促进北斗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从而保障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安全可控”。
2020年会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届时,更大面积的北斗信号覆盖、“厘米级”定位、高精度地图等关键技术,会更加的成熟、可靠。芯片的生产、成本控制、系统支撑会日益完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手机是支持“GPS+北斗”双系统,甚至是三系统。一方面,多系统能确保定位的可靠、能用,当一个系统失去信号之后,另外一个系统可以“接棒”;另外一方面,就是为将来的“厘米级”的定位和高精度地图,做好硬件、软件和系统方面的准备。
大伙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手机搭载双系统,北斗捆绑GPS,是北斗在“搭顺风车”。事实上,双系统最早出现在美国,初衷是为提升定位的可靠性。通常,一套系统最多用三颗卫星进行定位,两套系统就是六颗卫星,孰优孰劣,一试便知。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一理论用在“定位”上,也是成立的。
“厘米级”定位、高精度地图、室内外无缝衔接定位,是北斗的优势所在。稍早的智能手机都只支持GPS导航和定位,但新近上市的手机,已经提供“GPS+北斗”双系统。汽车互联网化比手机要晚,但起点较高,车辆定位和车载导航都是“GPS+北斗”双系统,直接一步到位。
北斗和GPS之间,不会是谁取代谁。实际上,随着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规划的逐渐落地,愈发多的建设者和企事业已经意识到,要不断加强产品应对复杂情况,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就不能单纯依靠单一的解决方案。“双系统”“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的深度融合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