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嫦娥探月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登陆,传回第一张月背影像图!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宇宙边缘
管理员
54
主题
18
回帖
38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80
私信
中国航天
339
0
2019-1-3 20:57:18
文/夕扬
今天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月球背面影像图。
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月背,首次实现月背与
地球
的中继通讯。
着陆地点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
冯·卡门撞击坑在月球的位置(来源:NASA)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是在2018年12月8日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是在2018年5月21日,发射升空的。
从嫦娥四号升空,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
(来源:新华社)
今天早晨,嫦娥四号从距离月面的15公里开始下降,在距离月面6到8公里处探测器快速调整姿态。
在距离月面100米时开始悬停对月面的障碍物落地点进行识别避障,用了不到30秒的时间便找到一个安全着陆点。
随后缓速垂直下降,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系统的辅助下,嫦娥四号成功落在月球背面。
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
嫦娥四号着陆器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
后续,嫦娥四号探测器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进行调整工作模式、监测周围环境、建立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等一系列操作,以便实现月背和地面的稳定通讯。
(来源:央视新闻)
这是2013年嫦娥三号月球正面登陆后,中国再度探索月球,而且是背面,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软着陆只是开始,嫦娥四号还有大任务
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只是开始,嫦娥四号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她携带了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仪,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
日本月亮女神号拍摄的月球表面
她将勘探月球下的宝藏,进行天文观测,测量
太阳
风在月表的作用,观测月球地形地貌和矿物,研究月背环境……
除此之外,嫦娥四号还负有一个重大任务——种草,也就是月球微型生态系统,在荒凉的月表上培育生命。
嫦娥四号携带了一个生态循环模拟罐,内部包括土豆和草本植物南芥等,按照正常流程,大概三个月后这些植物就能初见成果。
这对于我国未来的月球空间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是未来移民的必要条件之一。
人类探月路
自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将人类送上月球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发射过上百次月球探测器,但在月球着陆的探测器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来源:NASA)
人类第一次大规模探月,载人登月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70年代。早期的月球探测器是硬着陆,就是直接撞到月球表面。
1958年苏联的“月球1A”探测器第一次以硬着陆的方式抵达月球表面。这是苏联经过6次尝试才成功的,随后的“月球2号”也是以硬着陆的方式成功抵达的。
美国的“徘徊者4号”紧随苏联在1962年以硬着陆的方式抵达月表成为世界第二。
硬着陆已不是难题,美苏开始竞争软着陆和载人航天。
1966年,苏联的“月球九号”在月面成功软着陆,同年,美国的“勘测者1号”也完成月球软着陆,随后开启软着陆时代。
(来源:NASA)
迄今为止,美国方面算上阿波罗计划共有11次月表软着陆成功,前苏联有七次,如果撞击月表就算的话,总数量超过50个。
阿波罗16号拍摄的月背(来源:维基共享)
其实自1976年前苏联的“月球24号”探测器正面登陆后,37年的时间里,只有中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2013年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
而此次嫦娥四号不仅史无前例在月背软着陆,而且释放了一台月球车,这在所有月球探测器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进一步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开始。
嫦娥四号月球车构图(来源:航天工程中心)
甚至美国NASA局长也第一时间发文祝贺,称这是人类史上的首次,是一项“记入史册的成就”。
嫦娥四号之后,下一步就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的“回”。
我国的嫦娥五号计划从月球飞回地表,并从月球带回岩石、土壤等样品,这也将意味着我国载人登月任务提上日程。
2018年是航天年,特朗普要重回月球,私人公司与各个国家争夺航天“大蛋糕”,欧盟、俄罗斯蠢蠢欲动……2018年只是大航天时代的开始,2019的华丽大幕已由嫦娥四号率先拉开。
今年是人类探索月球60周年,也是人类首次载人登月50周年,中国探月始终怀揣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我国探月工程之初的所有数据、影像、资料都是开放的。
借用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一句话:“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
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头条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