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两会聚焦】为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更多智慧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仙女座
限制会员
385
主题
-1
回帖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积分
-1065
私信
航天
425
0
2019-3-12 14:08:07
一部科幻电影《流浪
地球
》的“走红”,激起了许多人对太空探索的关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里有不少科学家,在他们看来,中国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去月球背面:为深空探测打下基础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地球可能不会去‘流浪’,但人类一定会走向深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说,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对月球的深入探索将使人类更深入地了解
太阳
系,帮助人类走得更远。
嫦娥四号不久前实现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以前,这是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景。月背的独特地形增加了高精度着陆的难度,解决这些难题,为后续的深空探测打下了基础。
按照计划,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将实施我国首次
火星
探测任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深空探测有望达到100AU(1AU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我们正努力向更远处进发。”杨孟飞说。
下一代望远镜:开辟认识宇宙的新纪元
遥望浩瀚星空的望远镜,可以帮助人类加深对宇宙的认知,预判来自太空的潜在风险。“中国天眼”就为全世界天文学家创造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更多机遇。现在,下一代超级天文望远镜又将开始建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说,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计划2020年开始,在澳大利亚和以南非为中心的八个非洲国家两个台址同时开始建设。
这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的天文设备,汇集了人类在天文学、无线电、信息、通信、计算机、机械制造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有望揭示宇宙中诞生的第一代天体。
“国际SKA大家庭需要中国的加入和支持。”武向平说,经过充分准备的中国团队应当肩负起这个时代重任,在探索神秘宇宙中做出应有贡献。
“靠谱”的火箭:走向更遥远太空
火箭就像进入太空的“云梯”,既要有高可靠性,也需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这样人类才能走向更遥远太空。
“2019年,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型跨入‘百次俱乐部’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从2018年到2020年,我国的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40次发射任务。
同时,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还将研制运载能力更高的重型火箭。“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人类探索太空的舞台就有多大。”姜杰说。
梦想的力量:对未知领域不竭探索
“《流浪地球》里有一句台词,‘无论结果如何,人类的勇气和坚毅,都被镌刻在星空下。’这句话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也是一大批科学家倾其毕生精力不懈追求、探索未知的写照。”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
正是这样的激情,推动了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科学的本质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求知和探索。”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说,中华民族不缺少勤劳与智慧,如今插上科学的翅膀,梦想一定会飞得更高,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