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福利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火星男
高级会员
418
主题
0
回帖
956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956
私信
航天
647
0
2019-5-20 16:31:11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旅途中,有过无数高光时刻,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铭记在一代又一代探索者心中,印证着人类向前的脚步,永不停息。
2019年,
值人类登月50周年之际,
《月亮全书》来了。
●月球,究竟有什么魔力?
古时候的人类曾经认为月亮是
地球
的一面镜子,它明暗不一的表面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这个想法最初似乎起源于古希腊,随后又传入了中世纪欧洲和中东的传说中,因此一度有人认为,可以通过绘制月亮表面的形貌间接探测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这种观点本身虽然没有经受住时间和天文观测的检验,但在象征意义上还是体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月亮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长期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它是人类各种需求、欲望、期盼、恐惧和迷思的投射。月亮的存在不仅为夜行的人们带来光明,帮助他们驱散黑夜的危险和由此带来的恐惧,还约束了地球的潮汐变化。更重要的是,规律的周期性月相变化及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我们的祖先用于测量时间和安排生活的最早的手段之一。
希腊神话中月之女神塞勒涅的雕像,现藏于法国卢浮宫
千百年来,月亮还是人类社会文化信仰的重要象征。在进入科学文明之前,世界各地几乎都流传着众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很多传说里都把月亮上肉眼可辨的图案当作“月中居住的神祇”,比如: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月之女神塞勒涅和卢娜,她们在各自的神话系统中的地位仅次于
太阳
神赫利俄斯和索尔;而中国神话中认为月球上居住着嫦娥和吴刚……
《月亮全书》将关于月球的神话、月球探索的历史与太空知识完整地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既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发芽与启蒙、人类是怎样开始探索月球乃至太空,也能感受到成功登月后梦想成真的喜悦与激动。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月球的,超全面详解的科普书,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书,更是一部展现了人类探索太空历程的励志书。
著名的“1835 月球骗局”,来自 1835 年纽约《太阳报》的插图
NASA、英国天文协会等官方机构授权了近百张难得一见的图片,其中包括了珍稀典籍以及博物馆馆藏插图,你还将看到在对月球的观测历史长河中,伽利略、朗格伦、赫歇尔、威尔金斯等个人观测者、绘图师、地质学家、理论学家以及探测器是如何在月球科学这幅锦绣长卷中各自编织出自己独特的一针一线的。
●英国天文协会权威专家,
超全面解读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
自从人类首度透过望远镜看见月球之后,观念开始急剧转变:
1505年,拥有非凡视力的达·芬奇画出了月球的形貌。他推论说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水,黑暗的部分是陆地,月球大气中有云存在;
1603年,威廉·吉尔伯特对月球进行了研究,并画出了一张裸眼观察到的月球地形图;
1609年,伽利略绘制了人类的第一张月球表面手绘图;月亮不再是神话角色,而是确实可让我们仔细研究表面的天体。
伽利略于 1609 年绘制的月球图像,这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望远镜看到真实的月球表面
《月亮全书》并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是一堂生动的月球探索实践课。本书作者是英国知名的月球研究专家比尔·莱瑟巴罗,英国天文协会前主席,现任月球分部主任。
他按照清晰的时间顺序,带你从古典时期到太空时代的月球探索,从不同时代人类对月球认知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对于月球的认知是如何一步步获得的。
朗格伦于 1645 年绘制的月球地图
20世纪60年代末,太空竞赛拉开帷幕,大量的探月航天器探测月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1959年10月,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成功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登陆月球;
1994年,克莱芒蒂娜号探测器发现月球的风化层中可能存在水分子,这提醒我们月球可能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彻彻底底的干旱世界;
……
1959年10月,月球3号探测器传回的月球背面照片
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各国的探月热情曾一度低迷。是人们对月球的兴趣减弱了吗?难道月球并没有那么重要吗?不过现在,世界各国对月球重新产生了强大的兴趣,中国也成为探月的新成员,重返月球的热潮正在掀起:
欧洲空间局提出了建设月球村的计划;
NASA(美国宇航局)重新考虑将月球作为未来的载人飞行目的地;
中国早已经启动了探月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发射了四颗探月卫星;
……
这些都证明了: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伴侣,月球的魅力是永恒的。曾经,月球似乎是一处满是坑洞的荒地。但是经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它的多样性仍让人们充满了好奇和兴奋。
伪彩色高程模型显示了月球正面(左)和背面(右)的相对高程起伏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封面展示的月球北极区是世界各国未来建立月面基地的热门候选地点之一,特别使用了细腻的触感膜并结合独特的压凹工艺,真实展现月球的地貌实况,深度体验月球漫步。
封图由伽利略号探测器的成像系统于1992年12月7日通过绿色滤镜拍摄的18张照片合成。/ NASA/jp
●接近月亮,就是在不断接近梦想
月亮,是我们的夜空中最显著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邻居。月球的赤道直径为3476千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0千米,因此夜空中的月亮看上去约有0.5度张角那么大,大到足以让地球上的我们仅仅凭借裸眼就能看到月亮表面的大量细节。
那我们普通人怎样才能更多地了解月球及太空的知识?——《月亮全书》详解介绍了日常可以操作的观测方法,并且还告诉了我们如何在专业的网站上近距离地看到月球的表面。
诚然,我们肯定无法用望远镜看到比探测器照片更清晰的细节,但月球相位的变化和天平动的存在意味着阳光照在月面上的角度在不断地变化。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形,在不同的夜晚看起来仍然是不相同的——所以对于月球,我们总有新东西可看。月球实在是训练天文观测技巧的完美对象!
月球的南部高地,这种程度的细节即使是没有经验的观测者使用小望远镜也可能看到
蜿蜒的月溪和地球上的熔岩通道很相似,即使只用望远镜进行粗略的观测,也会发现月溪有几种不同的形态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月溪是由不同的地质过程形成的。
弧形的西帕路斯溪
通过相关的网站,你还可以看到月球的特写照片,理清和拓展自己从望远镜观察中获得的知识。
现在,太空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并且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业余的天文爱好者、专业的天文学家,还是对太空中离我们最近的邻居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把月球当做抬脚即达的踏板,去往更远目的地探索。
从希腊神话到嫦娥4号
人类月球探索伟大瞬间全记录
献礼人类登月50周年纪念
致敬人类永不停息的科学探索
《月亮全书》
作者 / 比尔 · 莱瑟巴罗【英】
译者 / 青年天文教师连线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上新价 / 259元 162元 包邮
扫描二维码 或 阅读原文,前往购买
【粉丝福利】
点这里抽奖获取福利赠书
留言并点击上方链接抽奖,
截至下周一中午12:00开奖,
2名幸运读者
将获得价值259元的《月亮全书》一本
月色真美。
编辑 / 怀尘
中国国家天文
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提供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收藏价值兼备的天文学内容及文化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