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么睡觉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764
0
2019-6-13 22:07:14
来源:科学大院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人类至关重要。对于航天员来说,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是保持良好体力、完成飞行任务所必不可少的。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航天员如果睡不着、睡不好,会严重影响情绪和工作能力。根据研究,即使受过严格训练的航天员,如果72 小时不睡觉,在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时会发生绩效显著下降、差错率上升、燃料消耗增加的情况,情绪也会陷入焦虑而容易引起疲劳,以至无法胜任关键任务。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基本认知功能,包括警觉性、认知速度和精度、工作记忆力、反应时间、注意力和敏捷度等,影响飞行安全,甚至导致任务失败。
在天上睡觉不容易
睡觉这件事,对
地球
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躺在床上放松神经和肌肉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漂浮在太空中的航天员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很多人以为,航天员只要放松肌肉,就可以开始睡觉了,无论站着还是躺着都一样。但是实际上躺下容易,睡着却不容易。据航天员麦克·霍普金斯描述,在太空中睡觉是一件大事情。在地球上,当你躺下时,双脚立刻就有了放松的感觉,而在太空中,你绝不会有如此感受。以至于某些航天员用弹力绳索将自己固定在墙上以求找回类似的感觉。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光是人体生物钟最核心的控制因素,人类在地球上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因为光使人清醒,而太空中的昼夜节律与地面不同。飞船在太空飞行,每90 分钟就能经历一次日出和日落,最长的黑夜也不过只有37 分钟。
太阳
升起时,灿烂的阳光通过航天器的舷窗将整个舱内照得雪亮;太阳落下时,舱内又变得一片黑暗。而且飞船和空间站里从不关灯,因为大家要轮流睡觉,不睡觉的人需要照明来继续工作。另外,地面控制人员也要随时观察舱内的情况,需要不间断的照明。
为了保证座舱内的氧气压力,航天器内必须不断地用风扇强制通风,所带来的噪音也会让睡觉成为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除此之外航天员们必须要习惯悬在半空中睡觉,他们要让自己的肌肉足够放松,然后迷迷糊糊地睡去。
在漂浮状态下睡觉可能会有点困难。许多刚上太空的航天员说,他们在迷迷糊糊睡觉的过程中会被下坠的感觉惊醒。而且,就像在地球上一样,他们可能会在睡眠中间醒来去上厕所,或者熬夜看窗外,也有航天员说会做梦,甚至是做噩梦,有些人甚至会在太空中打鼾。
宇航员到底应该怎么睡
所以,科学家们为航天员的睡觉做了精心安排。
首先是科学排班,让航天员能合理地安排作息,保证睡觉前后的适应。另外,可以在休息区降低光照强度,营造夜间环境。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应该怎么睡。
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就算带着被子上天也盖不住——被子很快就飘走了,除非把被子紧紧地裹在身上。为了给航天员创造类似于在地面睡觉的感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航天员躺在床上睡。国际空间站上就有专门用于放置床铺的卧室,床铺垂直安放在地板与天花板之间,床上铺有褥子,褥子上有睡袋,睡袋上还有通气孔,每个航天员都有独立睡眠舱位,避免相互影响。有的航天员喜欢像大茧子一样完全钻进去,有人喜欢把两只手放在外面。有人不喜欢睡袋,用带子把自己捆在舱壁上睡觉。总之,能睡着就行。
睡觉时,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同时由于在失重的环境中,睡眠中的人会有四肢脱离躯干的感觉。一名前苏联的宇航员就曾在朦胧中把自己放在睡袋外的手臂,当成向自己漂来的“怪物”,吓出一身冷汗。
在睡觉之前,航天员需要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和睡袋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睡着之后,由于呼吸气体产生的推力,会将航天员的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但也有航天员想享受一下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有意将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放松,只用一条绳子牵着,任其飘动,在睡觉中真正成了“夜游神”。为了研究太空中的睡眠情况,航天员们会在手腕戴着活动记录仪,并记录睡眠日记。
远征38航空工程师、JAXA航天员Koichi Wakata,在其舱位上捆绑于睡袋中。(图片来源:NASA)
要在太空中睡个安稳觉,拢共分几步?
1、将睡铺固定
在空中睡觉非常滑稽,每个人的睡法不同,有的人直立睡,有的人倒挂着睡,有的人横着睡。也有航天员把睡袋挂在某个地方,让它在空中飘浮着。如果不把睡铺固定好,睡觉时很可能碰到天花板上,或碰撞到别人。
航天员在进行睡眠训练。(图片来源:NASA)
2、戴上黑色眼罩
前文提到太空中的昼夜节律与地面不同,太阳每90分钟升起一次,45分钟后又落下。所以航天员睡觉时都得戴上一副黑色的眼罩,以隔绝舱内过于频繁的亮暗变化。
3、一人戴上通讯帽睡
过去,由于飞行时间短,工作任务繁忙,不能同时就寝,往往一人工作,另一人睡觉,这样就会互相干扰。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健康,现在几乎是大家同时入睡,其中一人需戴上通讯帽。睡眠时地面控制中心的人也不来打搅他们,舱内的一些操作由计算机控制或由地面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代劳。如果发生什么故障,计算机会报警,地面工程师们也可以通过无线电叫醒航天员。
4、增强个人适应能力
航天员睡觉的时候,需要习惯身体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事实上航天员是在睡袋中飘浮着,只是用绳子将他倒挂着,因而那种使人昏昏欲睡的重力感觉是不存在的。有的航天员对此还不太适应,毫无睡意,紧张得必须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有的人却不同,即使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也能睡得很香。
选一个私密的角落是个睡觉的好环境。(图片来源:NASA)
5、挪动
如果睡觉的时候航天员的头部处在不通风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他的鼻子附近,当他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脑后部的一个报警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使他惊醒,并会感觉到呼吸的急促。这时,航天员走几步或换个地方,就又可以沉睡了。
在太空中失眠怎么办?
如果,航天员在太空中就是睡不着觉,神经衰弱或者失眠,那该肿么办呢?主要有三种办法:
1、睡眠认知行为疗法
NASA有专门的一个机构来指导航天员们睡觉。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行为健康与表现小组专门为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的航天员提供心理支持。 睡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可以帮助航天员解决睡眠问题,帮助患者放松思想,使大脑转入睡眠模式。
2、非处方药
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也可以选择服用褪黑激素,这是一种调节睡眠的补充剂。褪黑激素是一种天然产生的人体激素,是一种流行的非处方睡眠助剂。
航天员在空间站服用褪黑素。(图片来源:NASA)
3、处方药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行,作为最后的手段,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也可以使用睡眠药物。多种类型的助眠剂在空间站都可以使用,包括Zolpidem(一种镇静剂),Zalpelon(一种镇静催眠药)和Benadryl(一种非处方抗组胺药)。在飞行前会对每个航天员进行药物测试,以免他们发生过敏。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天文知识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