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去年发36颗卫星获近36亿融资!商业航天发展方兴未艾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tunvsr
高级会员
402
主题
-2
回帖
994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积分
994
私信
航天
332
0
2019-6-14 15:13:22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说起商业航天,你是否只想到了SpaceX著名的猎鹰火箭?事实上,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民营火箭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6月11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以“引导商业航天规范有序发展,促进商业运载火箭技术创新”。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共发射13次,并成功将36颗卫星送入太空,年度投融资总额达35.71亿元。如今,从萌芽生长到百舸争流,商业航天赛道再迎政策助推。
“商业火箭是中国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主管部门明确了行业包括准入许可在内的总体原则和实施路径,对于推动行业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于商业火箭的重视。”提及上述通知,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张昌武踌躇满志。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王兆魁博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知的发布让商业航天发展有章可循,这也意味着商业航天到达新的发展阶段。
商业航天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
事实上,对商业航天领域相关政策的出台,业界早有呼声。
4月下旬举办的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披露信息显示,国家航天局正探索建设开放共享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推动航天法的编制工作。《国家航天法》已经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新政策很快落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站6月10日显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
“总体而言,(新政策)使行业发展规范有序,为企业指明了方向。”未来宇航研究院创始人牛旼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首先是给了商业火箭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表明党和政府对这一领域的鼓励和支持。
“上述通知一出台我们就进行了内部探讨,这是商业航天领域的一件大事。”民营航天企业星际荣耀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国家对商业航天寄予了更高的期许。目前,商业航天赛道呈现百舸争流的态势,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存在实际操作规章和法规制度断档的情况。政策法规的逐渐出台有利于商业航天未来的规范化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通知明确了商业运载火箭科研生产活动的定义,主要包括:一次性运载火箭(含发射高度30公里至200公里不入轨的探空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再入返回运载器等系统级或分系统级技术产品的创新研发、研制生产、试验验证、发射服务等。
牛旼解读称,在上述通知中,对生产许可、发射、发射场及出口管控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发射许可和专项审查申报材料中,商业火箭企业需对轨道频率进行登记和协调;减缓空间碎片;采取的安全防控措施方案以及第三方责任保险;相关商业保险购买生效情况等。通知提到,相关发射活动不得对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造成危害。
民营航天企业零壹空间创始人兼董事长舒畅则表示:“通知明确了商业航天企业需取得的资质、经营边界、能得到国家哪些基础保障等,使中国商业航天向更规范、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加强对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引导,搭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合作共赢机制,促进商业航天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将迎来成熟有序发展期
梳理商业航天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政策的落地和行业的发展步伐密切相关。
2018年2月6日,美国SpaceX建造的猎鹰火箭首飞成功。此后,国内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等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也争相发射火箭,曾经是神秘“黑科技”的商业航天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随着产业发展变革,截至目前,国内商业航天赛道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一位商业航天政策研究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太多、太杂,整个产业的发展到了需要政策规范、由乱到治的时间结点。相关通知适时出台也源于此。
张昌武表示,对于行业整体而言,上述通知确实是利好,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对所有的行业参与者都将有所助力。同时,这也提醒商业航天赛道的参与者应该进一步提高规范和自律,确保技术和产品安全可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未来宇航研究院方面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已注册有141家公司,其中民营航天企业123家,占比87.2%。从注册时间上看,有61家是近三年新成立的企业,占比43.3%。从区域分布上看,国内大部分商业航天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和陕西等地。其中,北京聚集了国内超一半的商业航天企业,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四川、浙江等省市也有商业航天企业落地。
另一方面,2018年中国航天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105个,在这39次发射任务中,与商业行为相关的发射13次,并成功将36颗卫星送入太空。
此外,资本的大举投入也值得关注。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年度投融资总额达35.71亿元,至少发生36笔投融资交易,其中三分之一属于天使轮及种子轮投资。从投融资的发生地来看,36笔投融资事件中有29笔发生在北京,其余则分布在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广东等省份。
前述星际荣耀人士对记者表示,商业航天是衡量一国科技水平的标准之一,产业的发展也是大浪淘沙的过程,而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渐明确和完善,该领域有了一定的选拔门槛,这将使业界代表企业和龙头企业加速产生。此外,也为投资人在投资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甄别维度。
希望有关部门及监督机构在制定及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时,能够做到“内心柔软但有原则,身披铠甲但有温度”——这是该人士向记者表达的心声,或许也是所有商业航天从业者的期望。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火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