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选中
篇:
置顶
|
嫦娥探月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与威海青少年分享太空探索梦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匿名
主题
0
回帖
积分
, 积分 ,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积分
主页
匿名
发表于 2019-6-28 00:22:51
欧阳自远院士学识渊博,语言幽默诙谐,演讲充满激情。
中国的探月工程共分几步实施?嫦娥四号为何要探索月球背面?未来探索
火星
的工程将如何实施……昨天,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有着“嫦娥之父”之称的中科院欧阳自远院士,现身威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威海科学大讲堂及威海四中举办的名家讲堂,他就以上话题深情讲述中国探月梦,激励在场的青少年科学迷立志献身科学,成为中国科技事业的有用人才。
嫦娥五号今年将探月采集样品
为什么要开展探月工程?讲堂上,欧阳自远用大量珍贵的数据、图像、动画演示和科学探测故事,对探月工程的发展规划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谈及在世界上率先完成对月球背面的探索一事时,欧阳自远介绍了中国科学家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克服的如何让“嫦娥”“玉兔”保持通讯畅通、如何选择降落点等诸多困难,同时,他还讲解了开展此项工程的意义——了解更多宇宙秘密,为人类研究
地球
、月球的起源等寻找更多有用信息。
探月之路并非坦途。欧阳自远说,从开始研究地外物质为中国开展月球探测做准备至今,他经历了61年;从研究阿波罗-17月球岩石至今,他度过了漫长的41年。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踏上人类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之旅,于今年1月3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开创性探测成果。嫦娥四号探月的成功,证明了中国探月工程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此之前,他曾面临多方面压力,很多人都曾以不同方式劝他不要实施,而理由则是五花八门:有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不要轻易惹对方等,有的还附有各种貌似真实的图片,但经过他的求证,均被证实图片是伪造的。今年,嫦娥五号将要发射,它将在月球上采集样品并返回地球。要完成这一任务,之前有的12大关键技术难题,现在都一一攻克了。
明年发射飞行器探索火星秘密
报告会上,欧阳自远深有感触地说,我国探月工程经历了诸多困难,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人自强自立,从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做起,不断在登月工程上取得突破,太空空间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欧阳自远分析了当前我国探月工程面临的新形势,介绍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和深空探测的长远规划,以及中国未来对于开展火星、金星、小行星、
木星
和
太阳
探测的初步设想。
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报告会上,欧阳自远透露说:“2020年是火星年,将有四五个国家对火星展开探测,我国也是其中之一。作为和地球环境、运转模式最相近的行星,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明年,我们就能看到答案。”
一名小听众与欧阳自远现场互动。
在互动环节,一个个问题从孩子们口中问出,虽然稚嫩,却折射着对真理的渴望。欧阳自远一一认真作答。在他看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多科学探索工程的实施,更将寄托在青少年一代身上。
台下,小听众们听得十分专注。
欧阳自远的讲座让听众们既感受到了科学的无穷乐趣,又激发了青少年们投身科学的爱国情怀。
欧阳自远在威海四中与校长高长春(右)交流。
威海四中校长高长春表示,欧阳自远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的著名科学家,为威海中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很有意义的探月科普讲座。他的报告通俗易懂、风趣生动、引人入胜,通篇闪烁着科学与智慧的光芒;他谦逊的风格态度、深厚的学术功底、忠诚的报国情怀、执着的梦想追求,更是深深打动了现场听众的心。
■对话
“威海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1935年出生的欧阳自远院士今年虽已84岁高龄,但连续两场讲座下来,老人仍精神饱满,他愉快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作为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拥有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等头衔,同时,他还担任贵州省科协主席一职18年。
“自从2007年探月工程开始实施后,我就接到全国很多地方邀请,要我去作演讲作报告。”欧阳自远说,对此,他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因为,你是这项工程的参与者,你最了解其中的详细情况,通过你的介绍反映工程的进展、成就,让更多公众增加对探月工程的了解,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欧阳自远说,事实上,很多人对探月工程不理解,通过科普讲座,可以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从而更支持国家实施的月球探测工程。
11年来,欧阳自远究竟做了多少场科普讲座?对此,欧阳自远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对2008年到2018年这11年间的每场科普讲座都有记录。他统计了一下,11年里,他先后作过617场科普讲座,听众人数36.5万人次;平均每年56场,平均每年现场听众人数3.2万人次。如果加上媒体转播等因素带来的听众,人数可能更多,估计一年能有700万人次。
欧阳自远认为,衡量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仅仅是GDP,还有国民的文化知识、科学素养、道德水准等,我国在这方面目前与先进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开展更多的科普活动对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特别是对青少年听众来说,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科普报告,吸引更多青少年将来有志于科学事业,成为祖国科技战线上的有用之才。
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进步足以令人自豪,但欧阳自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表示,与美国相比,我国在很多科学领域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不能盲目自信,最重要的是老老实实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采访中,欧阳自远表示,对他来说,威海这座城市并不陌生,其最主要原因是,他的工作与山东大学(威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该校承担了研究月球岩石成分、实验室模拟火星环境等任务,这就需要他经常来威海与这里的科研人员讨论工作,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威海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生态环境,都是我走过的地方中最好的之一。”欧阳自远说,既然来了威海,就有责任向威海人民介绍探月工程的进展。欧阳自远表示,他会把来自公众的支持视作自己从事科普的推动力量,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还会继续做下去。
结束采访前,欧阳自远真诚地表示:“感谢威海晚报关注和积极报道国家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