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全球航天探索大会6月在京召开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政尔卡
限制会员
350
主题
2
回帖
-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积分
-8
私信
航天
162
0
2017-5-29 12:11:20
继“4·24中国航天日”之后,中国航天又将迎来一次大型国际学术活动。6月5日—9日,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将联合召开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简称GLEX2017),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机构代表和政策制定者将汇聚北京,聚焦“月球探索”“
火星
探索”“小行星探索”等13个技术领域,共同探讨空间探索领域的前景与未来。
据了解,大会将突出“分享”和“合作”的主题,涵盖4场全体会议、7场主旨报告、12场全球网络论坛、23场技术分组讨论等,旨在为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搭建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平台,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空间探索发展研讨,进一步拓展航天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全球空间探索界的权威发声
GLEX2017将聚焦全球航天探索的尖端领域,围绕“主办国家航天局长的基本主张”“中国航天成就及展望”等议题进行4场全体会议,围绕“欧空局关于月球国际合作的设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载人空间探索项目的最新进展”“中国深空探测任务展望”等进行7场主旨报告。
与会者将回顾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空间探索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时围绕空间探测的科学目标与基础设施,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空间探索,月球、近地小行星、火星及其他目的地探索,空间探索关键技术,载人空间探索的生保和医学挑战,空间探索的价值与新模式、相关法律问题和大众认知、国际合作、小卫星应用等13个技术领域议题,探讨空间探索最新进展、当前面临的挑战、创新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取得丰硕成果。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开始了以月球为起点的深空探测活动,2016年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可满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建设空间站和深空探测的需要。
2016年我国颁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已将“深空探测”列为2030年前优先发展的6个科技创新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后续,中国还将进一步开展月球探测相关规划论证,并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
木星
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为持续开展深空探测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国际深空探测活动活跃,多国积极探寻新方法、新技术,世界各国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
大会期间,近千名全球航天领域精英与专家将共谋空间探索领域发展未来。欧空局、德国、法国、意大利、阿联酋、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局局长或官员,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代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等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将参加会议并作报告。
共同谋求跨国航天合作
发展航天技术、探索太空奥秘、开发太空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追求,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已成为当前国际航天界的高度共识和一致意愿。
GLEX2017将通过举办全体会议、主旨报告、全球网络论坛、技术分组讨论、技术参观等活动,为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搭建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进一步拓展航天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会议期间,中外航天机构、企业和有关组织也将开展双边会谈、多边会谈和座谈会等,寻求未来合作机会。
中国宇航学会希望GLEX2017“既是世界航天人分享最新技术成果的平台,也能成为促进航天国际合作的平台”,最终达到“促进航天技术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GLEX2017给了中国航天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航天的窗口。”大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表示,航天科技集团愿意在国际宇航联合会搭建的平台上,与世界各国航天企业深入交流,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分享航天技术,积极服务民众生活。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表示,航天科工集团愿与各国航天企业广交朋友、加深理解和互信,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共同促进航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国航天的追求。GLEX2017为国际社会与国外同行提供了解中国航天、促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也将借助此次互动探讨、多边交流的机会,进一步了解国外最新技术成果,发掘国际合作潜力,带动中国在航天探索领域实现更快发展。
IAF全球系列会议七年后重回中国
这是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全球系列会议时隔七年再次来到中国。
此次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法国航天局局长让·伊夫·勒加尔担任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担任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于登云担任地方组织委员会副主席。
1996年第47届国际宇航大会(IAC)、2010年世界月球大会(GLUC2010)以及2013年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都曾在北京举行。
其中,2010年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举办了首届“世界月球大会”。IAF执行局认为,这在IAF历史上是一次创新的大会,决定今后每年将主要召开两个大型会议,一个是综合性的国际宇航大会(IAC),另一个是类似于世界月球大会的全球系列会议。
全球系列会议至今已举办过五次,一般在每年5月至6月举行,规模在200人-1000人之间。
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于1950年成立,总部和秘书处均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通过学术交流,推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合作,促进和平利用空间活动发展,在国际宇航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被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聘为技术咨询机构。
截至2016年10月,国际宇航联合会在66个国家和地区有327个会员单位,会员类型主要包括航天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社团、大学和航天博物馆等。
(本文来源:海外网)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