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1
0
返回列表
8个人,365天,在完全密闭的空间中生活,你敢吗?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whlec
注册会员
256
主题
0
回帖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积分
195
私信
航天
296
0
2017-5-29 12:19:36
5月10日上午,在和校长、老师们合完影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刘慧和其他三名学生一起步入了“月宫一号”实验舱。在这个不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的密闭空间,为期一年的“月宫365”计划正式开启。
第一组志愿者在入舱前宣誓
志愿者集体亮相
“月宫一号”植物舱
“月宫一号”是个啥?
“月宫一号”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国内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它由一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综合舱面积42平米,高度2.5m,每个植物舱面积50-60平米,高度3.5米。综合舱中包括四间卧室、饮食交流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和动物养殖间。2014年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密闭试验持续了105天。
“月宫一号”示意图
通俗来讲,“月宫一号”是一个能与
地球
媲美的“微型生物圈”。“目前的神舟飞船系统都是在近地轨道飞,宇航员的物资都是携带上去的。”“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说,由于成本和技术因素,将来人类在月球、
火星
等深空建立基地时不太可能靠携带物品来满足生活,就可以建立这样的高闭合度装置,实现自给自足。
实验会持续多久?
这次共有8名志愿者参与实验,分两组,每组两男两女,将在舱内生活整整365天。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而后,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也就是说,除了带一些肉食、佐料以及需要给植物补充的营养液外,舱里的四人团队要完全依靠舱内物资生活。
24小时监控室
有何特殊之处?
“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难度和复杂性高而优先级最高。“月宫一号”正是为了研究和验证相关技术而建的实验装置。
“月宫一号”舱门外的封条
以前国际上进行的都是植物和人两生物链环的人工生态系统,我们发明的是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四生物链环的人工生态系统,这次实验是目前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刘红说。
志愿者在舱内挥手致意
闭合度最高意味着什么?“比如一个人需要100公斤食物,有97斤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满足,那么闭合度就是97%,这也是我们上次实验达到的目标,当时这已经是最先进的水平,这次我们希望能达到98%。”刘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志愿者是怎么选出来的?
第一组志愿者准备入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志愿者的选拔主要看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学生从事科研方向与“月宫一号”里各项试验的契合度。记者注意到,每组四个人里都是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估计也是因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吧。
他们在里面吃什么?
记者采访舱内志愿者
志愿者在里面都吃些什么呢?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花生、玉米、油莎豆,蔬菜有十几种,水果有草莓。志愿者刘光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需要将小麦磨成粉,再制作成食物。记者在“月宫一号”的宣传册里看到,黄粉虫也是一种食物,可以炒熟食用,也可以磨成粉加到面粉里制作成面包。
舱内有WiFi 不适可退出
对啦,最最重要的是舱内有WiFi。要知道对于一个重度网瘾患者来说,这可是生存必要条件。不过此次实验设计得很人性化,如果志愿者中途不适可以要求退出。
舱外的工作人员
记者在舱外看到,为了这次“天宫365”计划,舱内提前种植的植物长势喜人,已经可以食用。总之,有了这套装置,以后前往火星的人们再不用像马特·达蒙那样艰苦地种土豆了。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网络转载
点赞
1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