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爱因斯坦错了:实验显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的确存在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72
0
2016-11-23 02:55:32
<p align="center">
</p><p> 人们近日又一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最近开展的一项实验显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图为研究人员克里斯特·沙尔姆在调试贝尔实验中用到的光子源。</p><p align="center">
</p><p> 在量子力学中,一对亚原子粒子可以以一种看不见的形式,跨越时空,相互联结在一起。</p><p align="center">
</p><p> 这一理念让爱因斯坦深感冒犯,因为他认为,信息在空间中的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不可能超过光速的。</p><p align="center">
</p><p> 在NIST的研究中,光子源和两台探测器被分别放置在三个房间里,这些房间位于同一座实验室大楼的同一层上,彼此之间相隔很远。在光子的传输过程中,一台随机数产生器会随机从两种偏振状态中选出一种,对两台探测器分别进行配置。</p><p align="center">
</p><p> 上个月,一支荷兰的研究团队在代尔夫特大学同样证明了超距作用的存在。</p><p>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们近日又一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最近开展的一项实验显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p><p> 爱因斯坦用这一概念描述量子力学,即组成物质和光的最小粒子具有的一系列奇特表现。更具体来说,他指代的是量子纠缠——这一概念认为,在量子力学中,一对亚原子粒子可以以一种看不见的形式,跨越时空,相互联结在一起。</p><p> 这一理念让爱因斯坦深感冒犯,因为他认为,信息在空间中的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不可能超过光速的。1964年,科学家约翰·斯图尔特·贝尔(John Stewart Bell)设计了一次实验,希望能够排除可以用来解释“超距作用”的隐变量。但在所有的“贝尔实验”中,都仍然存在漏洞,因此批评家认为,这些实验无法证明量子纠缠是实际存在的。</p><p> 然而,在近期发表在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给出了迄今为止最可靠的证据,证明量子纠缠的确存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们制造了数对两两相同的光子,并将它们分别送往不同的地方进行观测。该研究团队成功堵住了此前贝尔实验中的三大“漏洞”,最终取得了卓越的实验成果。</p><p> “你无法证明量子力学的正确性,但定域性和我们的实验结果确实是互相矛盾的,”NIST的克里斯特·沙尔姆(Krister Shalm)说道,“我们的实验结果和量子力学方面的预测一致,都证明了互相缠结的粒子间的确存在着‘幽灵般的超距作用’。”</p><p> 与NIST的论文同时提交给该期刊的,还有由维也纳大学提交的一篇论文。后者使用了类似的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器,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不过,NIST的研究人员认为,自己的研究结果比此前由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发表的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在NIST的研究中,光子源和两台探测器被分别放置在三个房间里,这些房间位于同一座实验室大楼的同一层上,彼此之间相隔很远。两台探测器之间隔了184米,与光子源各隔了126和132米。</p><p> 光子源以正常方式产生光子,即用一道激光束击中一种特殊的晶体,从而激发出成对的光子流。这一过程可以产生成对的、相互纠缠的光子,每对光子中,其中一个的偏振方向与另一个具有一定的联系(偏振方向指的是光子的特定方向,如垂直或水平)。每对光子被各自分开,然后由光缆发往远处的两台探测器。在光子的传输过程中,一台随机数产生器会随机从两种偏振状态中选出一种,对两台探测器分别进行配置。如果到达探测器的光子满足该探测器的设置,它就会有90%的几率被探测到。</p><p> 在情况最好的一次实验中,两台探测器在30分钟内,同时检测到成对光子的次数共计6378次。而在其它实验中,如在只有一台探测器工作的情况下,在总共12127次相关事件中,探测器只检测出了5749次。</p><p> 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得出,如果局域性理论成立,能得到这一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只有1.7亿分之一。因此可以认为,NIST的实验成功堵上了贝尔实验的三大漏洞。由于NIST使用的单光子探测器,该实验的效率很高,可以保证受到探测的光子和测量结果能够代表实际的整体情况。实验中使用的探测器由超导纳米导线制成,效率高达90%,整个系统的效率约75%。</p><p> 目前还没有比光速更快的通讯。这两台探测器之间所隔距离需要光速运行几百纳秒时间,但最终测量结果比光速通讯还快了40纳秒,说明超光速通讯是可能存在的。由于探测器配置是由处于光子源之外的随机数产生器进行的,因此该实验杜绝了人为操纵的可能性。</p><p> 小知识:量子纠缠</p><p> 在量子物理中,相互纠缠的量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即使距离隔得很远,也能影响彼此的行为。这意味着,如果你测量出,一对光子中的其中一个的自旋方向为“上”,那么过了一瞬间之后,另一个的自旋方向将是“下”。即使两个光子分处世界的两端,也会出现这一现象。这一理论被爱因斯坦成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他并不喜欢这一理论,因为该理论认为信息传播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