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登月计划火热 嫦娥如今不寂寞
在不断升温的空间探索热潮中,月球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继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今年9月撞击月球成功后,中国将于2007年发射绕月探测器,美国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观察与感知卫星撞击月球。这一系列的探测活动,是人类观测和研究月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寻找水或者冰等物质,为建立月球基地做准备。 <p>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苏联捷足先登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将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美国不甘落后,制定并实施了著名的“阿波罗计划”,将月球探索活动推向高潮。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表面,他说出至今令人难忘的那句名言,“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18分钟后,另一名宇航员奥尔德林也登上月球。他们在月面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这成为空间探索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p><p> 自那以来,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虽然有所降温,但并未中断,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国联合打造国际空间站,美国的航天飞机先后100多次升空,为月球探索提供了新技术和更好的手段。美国宇航局已于今年12月4日对外公布“重返月球”计划,将加快月球基地的建设,宇航员首次重返月球的时间可能定在2020年;此前,俄罗斯则宣布,它准备于2020至2025年在月球上建设基地;欧盟和日本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中国的“嫦娥工程”于两年前立项并正在实施中;空间探索的后起之秀印度也加入了探月的行列。人类从最初的“登月”发展到现在准备“建立基地”,新一轮月球探索热正在兴起。中国神话中长期“冷住”月宫的嫦娥将不会再寂寞了。 </p><p> 月球之所以受到人类的青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月球上有硅、铁、铝、钛和钙等多种资源,其中氦―3是地球上稀有的清洁、高效能源,估计储量可满足全球数千年能源之需,美、俄、日等国的公司正计划大量开采氦―3等资源,以弥补地球能源短缺,但最大的难点是采掘和运输问题;其次,月球高真空、无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一些国家打算在那里设立天文观测站,考察月球、地球和宇宙,在上面进行物理、生物实验,可以得出与地球不同的新结果,在上面设立永久基地,可成为人类前往金星、火星以及外层空间探索的跳板;其三,地球上由于人口增长、可用资源不断减少,移居外星球成为人类的一个梦,离地球最近的月球是一个选择,建立基地是为建立“月球村”做准备,人类如果有了第二个家园,便可继续向遥远的空间发展;最后,有科学家设想,将人类动植物种质资源备份存放在月球,充当“诺亚”的角色,以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使用及病毒等的侵害,造成物种灭绝危机。 </p><p> 月球探索同其他空间探索项目一样耗费巨大,国际空间站由16国联合打造。美国方面希望国际合作探月,俄罗斯已经公布了俄中合作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美国宇航局签署探月计划合作备忘录。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国际合作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来源:人民网)</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