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师谢军接受北斗网独家专访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599
0
2016-11-22 17:29:12
<p align="center">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卫星系统总师谢军接受北斗网独家专访</p><p> 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前夕,我们有幸再次邀请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和我们进行一次深度访谈,请谢总为我们更详细地解读北斗。 </p><p> <b>记者:谢总您好!感谢您再次接受北斗网的独家专访。我们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请</b><b>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研制和发射计划是怎么安排的?</b></p><p> 谢军:好。非常高兴又跟北斗网的同事们见面了。大家都知道,2000年10月、12月,我们国家成功地发射了两颗北斗试验系统卫星。这两颗卫星投入运行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rdss业务和短报文通信业务的应用面越来越广。但是卫星都是有寿命的,一般来讲是八年。所以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北斗试验系统应用现状,在型号研制和发射计划上首先安排了geo卫星,geo卫星保留了北斗试验系统中的rdss业务和短报文通信业务功能,并增加了新的rnss业务。在新发射的geo卫星投入使用、并成功接替试验系统rdss业务和短报文通信业务后,我们再行安排后续的发射igso卫星和meo卫星。</p><p> 大家都知道,2010年我们成功发射了五颗北斗卫星,rdss业务和短报文通信业务已经成功接替,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连续、稳定的服务。同时,北斗系统也开始了rnss业务的试验验证工作。</p><p> <b>记者:</b><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是什么?即将发射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是第三颗igso轨道卫星,这颗卫星成功发射组网后的意义是什么?</b></p><p> 谢军:我首先回答一下定位原理的问题,熟悉gps的用户都很清楚,卫星导航实际上是通过测量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以及确定它们之间的时钟关系,来明确卫星的位置信息。在已知卫星的位置和时间信息之后,地面用户同时接收到四颗卫星的导航信号之后就可以解算出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基本的卫星导航定位原理。</p><p> 第八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后,与在轨的多颗geo卫星和igso卫星组成基本系统,在星座覆盖范围内将提供连续的、稳定的、全天候的基本服务能力,所以这颗导航卫星我们把它看得非常重要。</p><p> <b>记者:既然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组网后就可以实现导航定位功能,那么之后还要发射的那么多卫星的作用是什么?</b></p><p> 谢军:从导航卫星星座设计来讲,主要考虑四个因素:覆盖范围、可用性、完好性、连续性。</p><p> 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从原理上来讲可实现全天24小时对设计区域范围提供连续、稳定服务能力。但是为了提高整个星座的稳健性,又叫鲁棒性,我们需要增加一些卫星,这样可使用户在同一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卫星信号,能够更方便地解算出来自己的位置。另外,增加卫星数量对提高终端用户导航定位的精度也是相当有好处的。</p><p> <b>记者:</b><b>卫星导航系统</b><b>的定位精度取决于什么?</b></p><p> 谢军:定位精度是导航系统里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定位精度与导航卫星、地面运控、用户终端都有密切关系。从技术上来讲,这几部分都存在着测量误差和时钟误差,而且还有星历误差,大气层、电离层影响,这些都是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些误差修正的好,用户机的定位精度就高。</p><p> 另外,用户机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干扰,这也会影响其定位精度。此外,还有就是卫星星座的几何构型,构型好对提高定位精度也是非常有利的。</p><p> <b>记者:</b><b>第八</b><b>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后,系统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定位精度?</b></p><p> 谢军:对于北斗系统来说,整体的设计思路是先区域,后全球。在区域系统里我们设计的定位精度是<?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chmetcnv tcsc="1" numbertype="3"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10" unitname="米" w:st="on">十米</chmetcnv>,第八颗导航卫星入轨后,空间段就具备了实现和保证区域系统定位精度的能力。当然,这一能力的实现最后还要和运控系统一块通过测试、验证,特别是通过修正我们的测量误差,把星历误差减小到最小,来保证用户能够实现<chmetcnv tcsc="1" numbertype="3"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10" unitname="米" w:st="on">十米</chmetcnv>的定位精度。</p><p> <b>记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会带来哪些好处?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之后,可以共同使用吗?比如北斗卫星加glonass卫星,加gps卫星来实现导航定位,有这种可能吗?</b></p><p> 谢军:国际上现有的几大卫星导航系统,在提高自己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能力的同时,一直都在开展各系统间兼容互操作研究,北斗导航系统也充分考虑了兼容互操作的要求。</p><p> 兼容互操作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多好处,因为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收到更多导航卫星的信息,解算自己的位置、速度、时间就更加方便,同时精度也更高。再一个就是各导航系统采用兼容设计后,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资源。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制造能接收北斗、gps和glonass系统的接收机了。应该说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达成兼容互操作协议之后,系统间的兼容使用是没有问题的。</p><p> <b>记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的星座分布和覆盖范围是怎样的?</b></p><p> 谢军:整个北斗系统的设计策略是先区域后全球。作为区域系统的星座网络设计,我们充分考虑了组网成本、覆盖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区域系统星座由5颗geo卫星、3颗igso卫星和4颗meo卫星组成,同时为了提高区域系统鲁棒性,我们将补充两颗igso卫星。下一步的建设全球系统,我们将采用5颗geo卫星和多颗非geo轨道卫星构成的星座。</p><p> 所谓的覆盖区,或者叫服务区,区域系统就是面向中国区域以及周边地区,而北斗全球系统的目标则是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p><p> <b>记者: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不断发展,北斗系统目前还在建设中,有没有可能通过星上技术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b></p><p> 谢军:导航定位的精度跟卫星是有直接关系的,通过改进卫星是可以提高定位精度的。目前,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星上测量精度,提高星上原子钟的稳定性,把测量误差、星地误差减到最小。当然,卫星上采取了一些抗干扰技术和兼容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对提高定位精度也是很有好处的。</p><p> 记者:您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再次感谢谢总接受北斗网的独家专访。谢谢您!</p><p> 谢军:也谢谢你们,希望我们的卫星上天以后用户能够广泛地使用,同时对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