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卫星太多 专家呼吁加紧制定小卫星技术管理标准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191
0
2016-11-22 21:13:35
<p align="center">
</p><p> 西工大翱翔一号“立方星”登陆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p><p> 科技日报北京8月31日电 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军31日在京透露,我国翱翔系列立方星已形成标准化,年产能可达10—20颗。目前有10颗立方星在研,其中2颗将于年内发射。针对社会对小卫星迫切需要和国际合作需求,专家呼吁应加紧制定小卫星技术管理标准。</p><p> 周军在31日举行的2016年中国小卫星技术与标准化论坛上表示,相比成本高昂的传统商用卫星平台及产业链,翱翔系列立方星已形成1U、2U、3U、6U、12U卫星平台,拥有20余种标准化组件,与国外部分组件通用,并在成本、定制服务、研制周期、批量生产能力等方面具备优势。他预测,未来几年内每年都会有300至500颗微纳卫星(质量介于1—50公斤)被发射入轨,其中会包括大量立方星。</p><p> 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中亮认为,当下卫星呈现出小型化与微型化、应用能力实用化、领域全面化、轨道立体化趋势;标准化是实现小卫星实时、快速“即插即用”,完成突发、临时、短时任务的基础。</p><p> 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刘静表示,小卫星立法已成为国际外空领域热点问题。要遵从更为严格的空间碎片减缓要求,我国应加紧研究制定小卫星设计运行和处置的技术管理标准。</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质量技术部副部长杨多和表示,经过60年发展,中国航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但仍存在问题。比如面向航天应用的技术标准还有所欠缺,卫星应用长期以来仍处于科研和试验应用阶段,不能满足社会广泛的迫切的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面向创新发展的标准不足,与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要求脱节。此外,当前标准较为封闭,并不适应国际合作需求。</p><p> 为此,航天科技集团决定成立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联合航天技术及应用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致力于推进航天技术应用标准建设;发展创新性航天技术,促进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和进入航天工程;促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应用成果的引进、出口和转化,实现与国际接轨。</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