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从取回月壤到载人登月:叶培建揭秘中国探月新看点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532
0
2017-3-2 13:53:52
<p align="center">
</p><p> 资料图:月球</p><p> 新华社记者姜潇、白国龙、周文其</p><p> 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近日已完成绝大部分大型试验,计划于8月进入发射场联合测试,为今年底的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做准备。</p><p> 探月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工程。前来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月球探测卫星总指挥顾问兼总设计师叶培建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将中国下一步“嫦娥探月”的奇幻之旅清晰地勾画出来。</p><p> <strong>嫦娥五号“探月三期”收官之战:实现月球取样返回</strong></p><p> 2017年,中国航天最大的看点应属嫦娥五号。</p><p>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11月底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及采样返回。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p><p> 叶培建说:“能否成功采样返回,将2公斤的月壤‘打包’回
地球
,是这次任务的最大亮点,也是最主要的挑战。”</p><p> “嫦娥五号的主要目标是拿到东西。”叶培建表示,相对于嫦娥三号是落在月球上后通过设备探测做月层分析,这次的一大挑战是要在月球重力环境下,通过机械手将第一抔月壤取回。真实环境与模拟环境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对精细程度和准确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p><p> 据了解,这次嫦娥五号将实现四个“首次”,充分展现我国航天能力的重大突破: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p><p> “如果采样返回成功,将意味着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月球表面样品可以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帮助我们对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叶培建说。</p><p> 据介绍,待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后,我国无人探月的第一个三步走就此圆满收官。</p><p align="center">
</p><p> 资料图:月球背面</p><p> <strong>“探月四期”大幕拉开:中继卫星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strong></p><p>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至今日,中国人在探月路上,蹄疾而步稳。</p><p> 叶培建表示,嫦娥五号奔月后,中国探月第四期工程也将拉开帷幕。嫦娥四号和中国未来计划进行的月球南北极探测都属于“探月四期”。</p><p> 嫦娥四号预计于2018年发射,将实施世界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探测。</p><p> 据了解,由于嫦娥四号将从月球背面开展射频测量,避免了
太阳
及地球的干扰,该测量也将获得更多以前无法获知的信息。</p><p> “全世界在月球背面还没有一次软着陆,美国、苏联曾各有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硬着陆,我们决定把嫦娥四号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某个地方,如果这个能够实现,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叶培建说。</p><p> “由于月球背面看不到地球,无法进行通讯,我们将距月球8万公里处打一颗中继卫星以解决通讯问题。”叶培建说,“明年发射嫦娥四号之前,我们将提前半年发射中继卫星到地月拉格朗日L2点,这将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和月球间发射中继卫星。”</p><p> “今后,如果外国想去月球背面探测,就可以通过我们的中继卫星获得帮助,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叶培建说。</p><p> <strong>中国载人登月探索不止:还需攻克三道技术难关</strong></p><p> “人类一定要走出地球,而月球是离人类最近的星球,我认为中国航天人不会放弃载人登月。”叶培建强调。</p><p> 根据《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未来五年,中国将为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奠定基础。</p><p> 当前,中国探月工程依然处于无人探月阶段。但无人探月是载人登月的前奏,载人登月是中国航天人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p><p> 在叶培建看来,无人探月和载人登月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无人探月能为载人登月提供许多资料,尽管无人探月远远代替不了载人登月的技术需求,后者在规模、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大大超过前者,这意味着未来需要攻克更多技术难关。”他说。</p><p> 据了解,目前我国要实现载人登月还需迈过“三道关”:第一是研发出重型运载火箭,能够把人和登月舱送到月球;第二是解决人来往地月的生命保障、安全以及工作条件;第三是进行更多的地面条件建设,确保各项试验都充分验证。</p><p> “这其中,重型运载火箭是最难的也是最迫切的,我们仍和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叶培建说。</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