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揭秘即将建成的宇宙城堡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宇宙
573
0
2016-11-1 01:23:11
<p align="center">
</p><p> </p><p> 经过10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 “国际空间站”将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
太阳
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备等。 </p><p> </p><p> <strong>太空中的“联合国” </strong></p><p> “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合作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美俄是“主力军”。 </p><p>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多家单位参与了“国际空间站”中α磁谱仪-2(AMS-2)项目的研制。执行STS-134任务的“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在2011年2月左右将α磁谱仪-2送到“国际空间站”。其质量达6700千克,寿命3年,将首次对宇宙空间的带电粒子进行直接观测,用于区分形形色色的粒子,探测宇宙中的奇异物质,包括暗物质及反物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法国、意大利的两个单位合作研制了α磁谱仪-2电磁量能器。 </p><p> 这些舱体和其他设备由航天飞机或一次性运载火箭分多次运往轨道,然后由站上的遥控机械臂系统和航天员舱外活动进行组装,逐步建成规模庞大、功能广泛的永久性空间站。 </p><p> </p><p> <strong>性能优异的“混血儿” </strong></p><p> “国际空间站”采用桁架挂舱式构型,即以长达几十米或上百米的组装式或展开式桁架为基础结构,然后将多个舱段和设备安装在桁架上。由于这种空间站有望运行20年以上,所以也叫永久性空间站。不过,它实质上是一个集积木式和桁架挂舱式构型于一体的“混血儿”,为的是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减少建造难度、费用和风险。 </p><p> 从总体上看,“国际空间站”由两大部分立体交叉组合而成:一部分是以俄制多功能货舱为基础,通过对接舱段及节点舱,与俄罗斯的服务舱、研究舱,美国、欧洲、日本的实验舱对接,形成空间站的核心部分;另一部分是服务部分,即在美国的桁架结构上,安装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备和4对大型太阳能电池板。这两大部分垂直交叉构成“龙骨架”,从而可加强空间站的刚度,且有利于各分系统和科研设备工作性能的正常发挥,航天员出舱装配与维修也很方便,也可使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与控制精度达到最佳。 </p><p> 它的特点是:长期在轨、有人参与、多国合作。功能是:观测台、实验室。“国际空间站”还有促进商业、教育以及公共宣传等活动发展的作用。 </p><p> </p><p> <strong>美国领衔打造空间大厦 </strong></p><p> 美国是“国际空间站”工程中的“老大”,其投资占整个工程费用的60%以上。 </p><p> “国际空间站”有6个实验舱,价值14亿美元的美国“命运号”实验舱增压容积为106立方米,用于微重力科学实验与研究。它也是指挥和控制“国际空间站”装配和正常运行的核心舱,并提供空间站内外通信、电源分配、热控以及数据采集和分发。 </p><p> “团结号”节点舱-1是一种小型圆柱形增压舱,有2个轴向对接口和4个径向对接口。 </p><p> 美国研制的世界最大气闸舱“探索号”对接在节点舱-1上。该舱由较小的乘员气闸舱和较大的设备气闸舱两部分组成,穿美国或俄罗斯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都能从这里出舱。 </p><p> 美国研制的桁架是空间站的基础结构,所有设备都直接和间接安装在桁架上。整个桁架有7段,每段长度不超过航天飞机的最大允许长度13.7米。 </p><p> 美国负责提供的4对可灵活展开的硅光电太阳能电池阵,总面积达2419平方米,可产生76千瓦的功率。太阳能电池阵挂在桁架上,对太阳定向。 </p><p> 2010年12月,执行STS-133任务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为“国际空间站”送去1个常驻人员——类人型机器人,这个名为机器人航天员-2的类人型机器人不仅设计像人,而且可以像人一样工作,最大的用处在于可能在未来成为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助手或替身,或帮助完成对人类而言过于困难或危险的任务。 </p><p> </p><p> <strong>俄罗斯鼎力相助事半功倍 </strong></p><p> 俄罗斯在空间站建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俄罗斯研制的“曙光号”功能货舱是“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件,它具有推进、导航、通信、发电、居住和推进剂储存等功能,还有4个对接口。 </p><p> 俄罗斯的 “星辰号”服务舱是空间站组装阶段的控制中心,由充压的过渡舱、生活工作舱、两个密封舱以及不充压的推进服务舱组成。球形过渡舱用作对接或气闸舱。生活工作舱中配有冰箱、厨房、餐桌、睡袋、卫生间、运动器械等生活保障设施,可容纳3名航天员居住;“码头号”对接舱有6个对接口,具有对接和储存2个功能,还可供航天员出舱活动使用;迷你研究舱-1、-2用于对接飞船和供航天员出舱,但主要用途还是科学实验,增加空间站内俄方科学实验的数量。 </p><p> </p><p> <strong>欧洲对“航天母舰”的两大贡献 </strong></p><p> 欧洲对“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贡献是“哥伦布号”实验舱和自动转移飞行器。 </p><p> 实验舱是一个多用途增压实验室,用于开展航天医学、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基础物理方面的研究;“和谐号”节点舱-2和“宁静号”节点舱-3用于对接,并装有先进的生命保障系统及制造氧气和回收废水设备,也携带了废物处理系统和洗手间;“瞭望号”观测舱呈圆顶屋形状,设有6个周边窗户及1个天窗,能保证航天员们在对外侧观测时达到视野360°;第一艘自动转移飞行器“凡尔纳号”是大型无人货运飞船,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8吨的货物;“欧洲机械臂”伸展开时总长为11米,能够搬运最重达8吨的部件,还可将航天员送往指定区域在舱外作业。 </p><p> 意大利为“国际空间站”研制了3个名叫“莱昂纳多”的多用途后勤舱。这些后勤舱相当于集装箱,主要用于空间站的后勤运输服务。美国与意大利正改装“莱昂纳多号”,以便永久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 </p><p> </p><p> <strong>加拿大机械臂横行天上 </strong></p><p> 太空机械臂是加拿大的拿手好戏,航天飞机上的机械臂就是加拿大研制的,“国际空间站”上的机械臂也不例外。 </p><p> 加拿大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了1个移动服务系统及有关地面设备。该系统包括世界最大的加拿大机械臂-2、移动基座系统和“德克斯特”专用灵巧机械手,可把实验设备和有效载荷移进和移出增压舱,以及在暴露设施上移动和定位有效载荷,大大减轻航天员的舱外工作负担。 </p><p>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分准备、初装、最后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之上,但后一阶段又都比前一阶段有所突破和创新。“国际空间站”成员国都同意将“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时间从2015年推迟到2020年以后,并拟邀请中国参加。“国际空间站”即将建成,进而投入全面应用阶段,如何提高“国际空间站”应用效率、让它发挥最佳的作用是今后的首要问题。 </p><p> 来源:新华网</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