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活动星系核(AGN)——吸积盘(accretion disk)、喷流(jet)的形成机制、宽线区(broad line region)的形状等等。它们的几何关系大概如下图:
第三,潮汐撕裂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TDE),也会造成短期AGN,一个可怜的小胖星(胖了容易被撕裂)离黑洞太近了,然后就被潮汐力给撕裂了。哭。以下NASA图解TDE。 (2)超重双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 binaries)
洞如其名,是上文提到的超重黑洞,但是有两个。这类双黑洞的存在猜想起源于Begelman, Blandford, Rees 1980。推论过程大概是:既然每个星系都有个超重黑洞在中间,我们又经常看到星系合并,那每次合并,两个星系中间的黑洞就(通过动摩擦力,dynamical friction)掉到新的大星系中间去,变成双黑洞了。可是稍微算一下,你会发现这两个黑洞的环绕轨道缩短到大概1 parsec(秒差距,pc)后,就没有办法再缩短了,这,便是大名鼎鼎的 “最终秒差距问题”(The Final Parsec Problem)。理论上许多人尝试在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用很多尘埃、或者让更多恒星进来带走能量。
观测上,大家觉得,那不就是说,到处都是距离1 pc的双黑洞咯?找了很多年,方法包括周期性的光变曲线(periodicity in light curves),形状奇怪的宽线区(perculiar broad emission lines),还有放射线强度比例(H-beta, MgII, CVI emission line ratios)。一些人说找到了:比如Graham++2015,Li++2016(国台+北大) ,但是让业界全体信服还需时间数据。强调一点,这里找的双黑洞是距离非常近的快要到引力波范围的。距离远的(~kpc)已经找到不少了(那类一般不叫black hole binary,而是叫dual black holes)如下图,因为分的比较开所以好找。
超重双黑洞的合并也可以产生引力波,但LIGO的波段测不到超重双黑洞,所以那要等到2034年以后,欧洲的eLISA(如下图,来源wikipedia)飞上天再说。脉冲星计时阵(Pulsar Timing Array)也可以观测到,但是暂时还在找够脉冲星的阶段,暂时没成果。 (3)中级质量黑洞(intermediate mass black holes):100-10^6 M☉
中级黑洞。。答主对他们比较无知。。不知道要说什么。。。他们就是,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一个恒星造不出来,所以要两个恒星(或黑洞)撞击合并而成。目前没有任何探测(有一些探测但是还没有完全肯定)。
(4)恒星级黑洞(stellar mass black holes)
同学们都知道它们的存在——大于25M☉的恒星死了就都是这样的黑洞。被研究的恒星级黑洞大都是双星其中的一枚,它和AGN一样也会有吸盘,然后把围绕它的可怜恒星的血一滴滴榨干(如下图)。研究它们也是为了了解吸盘和喷流的机制,和超重黑洞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