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天宫二号圆满完成在轨运行指标,计划明年受控离轨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太空人
高级会员
402
主题
-1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积分
980
私信
中国航天
529
0
2018-9-26 21:00:30
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9月2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召开了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介绍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行2年的主要成果和之后受控离轨的措施计划。
2018年9月15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在轨运行2年的指标,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截止到2018年9月25日,天宫二号已在轨正常运行738天。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平均轨道高度400公里左右的近圆轨道,状态设置正确,各项功能正常,各项指标良好,正在按照工程总体的安排,按计划进行压气机寿命试验等拓展试验,并继续配合空间应用系统开展应用试验。
5年精心研制,2年在轨运行,天宫二号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有力推动了我国实施航天强国的建设工作,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带动了相关科研院校和生产单位的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其主要技术成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打造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期间作为对接目标飞行器、与载人飞船组合体期间作为载人科学实验平台、与货运飞船组合体期间作为推进剂补加平台、自主飞行期间作为空间应用技术实验平台;通过推进剂补加实现飞行器长期在轨飞行。
作为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突破并掌握了中期驻留载人宜居环境设计技术、推进剂补加、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交会对接、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组合体控制与管理、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与应用,以及空间站技术验证多任务融合设计与动态规划。支持开展了诸如冷原子钟等多达14项空间科学应用试验,突出体现了我国空间实验室的综合应用效益。
实施了载人中期驻留,全面突破和掌握了中期驻留技术
首次系统开展了面向我国航天员在轨中期驻留载人宜居环境设计工作,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工作负荷、改善睡眠环境、丰富娱乐条件等几个方面开展了载人宜居环境设计,在有限的组合体空间内,集成了内部装饰、舱内活动空间规划、视觉环境与照明、废弃物处理、物品管理、无线视频通话等宜居技术,为航天员提供舒适人性化的空间家居环境,使航天员在30天驻留期间,生活和工作舒适惬意、身体健康、精神愉悦。
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全面突破和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配合,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全面突破和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系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推进剂补加系统性能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后续空间站阶段的推进剂补加进行了完整验证。
首次开展了人机协同的空间精细操作机械臂试验,验证了空间站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
首次实现了我国人机协同在轨维修任务,通过空间精细操作机械臂在轨操控设计、人机协同工作模式设计以及面向可在轨维修操作对象设计,建立了集信息管理、手动控制、遥操作和自主控制一体化的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系统,形成典型人机协同体制,为未来空间站仿人型机器人研制积累了技术基础。
开展了面向空间站的在轨维修技术试验,验证了空间站在轨可更换单元的维修性技术
在天宫二号上搭建基于流体回路维修的验证系统,通过首次系统在线维修,实现对空间站流体回路维修技术、典型产品维修技术、系统维修技术、维修工具验证和维修工效学验证共五方面的验证需求,为后续空间站阶段的在轨维修设计积累了经验。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平稳运行2年后,计划于2019年7月后受控离轨。为了确保天宫二号能安全顺利受控离轨,朱枞鹏总师介绍到,天宫二号设计了多个自主安全控制模式。长管飞行期间,天宫二号推进安全模式、对日定向安全模式、辐射器泄漏自主控制安全模式、能源安全模式均处于使能状态。若在测控区外发生故障,可自主切至安全模式进入相对安全的运行状态,在进入测控区后进行故障处置,保证天宫二号平台安全和受控离轨。为确保延寿天宫二号飞行期间在轨运行安全,快速应对在轨突发事件,还专门制定有在轨故障预案,确保紧急时刻处置及时、准确到位。
除了技术成果,天宫二号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30多岁的人才队伍,他们在空间实验室的研制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航天科技战线的一支中坚力量,充实了航天战线的整体科技实力。
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圆满成功,为载人航天工程迈入空间站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究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的教诲,以再创业的心态,切实肩负起空间站、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光学舱等多个航天器抓总研制单位的责任,牢牢守住空间站工程任务圆满完成的底线,完成好工程总体交给我们的任务,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