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北斗
从“中国奇迹”到“中国分享”:中国北斗迈出“关键一步”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中国航天
296
0
2018-11-22 22:07:08
指挥令下,火箭升空,赤焰一道,北斗成行。
19日凌晨,随着两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
按照计划,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将于年底正式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三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能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
北斗之路,来之不易。从奋起追赶到并跑超越,中国北斗人在短短20余年里实现了卫星导航领域的“惊人飞跃”。
北斗之光,惠及全球。从“中国奇迹”到“中国分享”,快速发展的中国北斗工程,对世界上渴望科技改善生活的人们带来巨大机遇。
北斗三号 关键一跃
“5,4,3,2,1,点火!”
19日2时7分,随着01号指挥员鄢利清一声令下,发射控制系统操作手何龙果断按下红色“点火”按钮。
乳白色的长征火箭托举着北斗双星拔地而起,直冲霄汉。茫茫夜色中,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开始了飞天征程。
火箭越飞越快,越飞越远,光学跟踪、雷达遥测紧紧锁定,目送它进入预设轨道。地表之外,17颗北斗“兄弟”同时张开双臂,欢迎两位“小伙伴”加入。
6时许,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17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告诉记者,北斗三号基本系统计划今年底正式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近年来越来越快的前进步伐,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
2017年11月以来,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进入高密度期。仅1年时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先后圆满完成11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19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组网发射最短间隔仅17天,创造了北斗组网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
北斗三号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建设,目前正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杨长风说,“计划于2020年底前,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到2035年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北斗组网 来之不易
目睹火箭腾飞的震撼一瞬,59岁的杨长风眼角有些湿润。从满头青丝到双鬓斑白,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已圆大半。
从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策启动北斗一号工程到如今,中国北斗人的“补天之梦”已经整整走过了24年。
作为为生产生活提供全天候精准时空信息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导航系统是现代社会须臾不可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曾启动过“灯塔一号”工程进行探索。可惜因经济和技术难以支撑,被迫下马。
1994年,北斗导航系统工程正式启动,中国北斗人开始踏上写满艰辛与荣耀、实现追赶与超越的“登天之旅”。
建设中国北斗,不可能循着别人的路走,必须砥砺前行、换道超车。
我国于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从奋起追赶到并跑超越,中国北斗人在短短20余年里实现了卫星导航领域的“惊人飞跃”——
2000年,北斗一号,让中国导航实现从无到有,独创定位机制;
2012年,北斗二号,实现区域组网,完成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中国导航从根本上实现自主创新;
2017年11月,北斗三号拉开全球组网序幕,建设星间链路、卫星寿命从8年提升至10年以上,性能和精度提升近2倍,研制能力实现飞跃发展;
2018年底,北斗三号将开始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服务……
“这是中国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展大国重器的又一次胜利。”让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备感自豪的是,目前北斗三号卫星上所有使用的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与高铁一样,北斗已成为中国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关键部件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生产的。”已参与北斗工程建设16年的谢军说,“要打造世界一流工程、实现航天强国梦,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就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北斗之光 惠及全球
北京,国家博物馆。
正在这里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每天吸引着数万观众前来参观。第三展区“关键抉择——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展厅中心位置展示的,正是北斗导航系统的模型。
作为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之一,北斗系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成功之后,北斗将在定位、授时、短数据等方面,焕发出强大的服务能力。
中国北斗,正加速融入世界。
11月5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三届大会在“丝绸之路”起点古都西安举办。来自世界各国和相关组织的代表400多人沟通交流、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导航系统蓬勃发展。
如今,北斗已加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移动通信三大国际组织,还将为全球提供免费搜索救援服务。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北斗的利好消息纷至沓来:中俄卫星导航合作项委会成立;中美、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工作组成立;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平台开通;中国与南亚、中亚、东盟、阿盟、非洲国家和组织建立合作机制……
“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卢晓春说,中国北斗系统,对世界上渴望科技改善生活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鼓舞,“中国分享”也必将让世界更加美好。
事实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对北斗导航服务也是期盼已久:
——2014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出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项目的倡议。
——2015年,我国与俄罗斯签署北斗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共用兼容性声明。
——2016年,我国与阿盟国家举办第一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
目前,北斗系统应用产品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到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中国北斗系统已大显身手。
北斗翱翔星空,服务惠及全球。
2020年前后,北斗三号将最终完成全球组网,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届时,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中国北斗系统必将以更加完美的姿态走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