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SpaceX
香港商报:中国的民营航天SpaceX何时能出现?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国外航天
276
0
2016-11-23 03:03:16
<p align="center">
</p><p>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于当地时间12月21日晚,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猎鹰”火箭。这是SpaceX的火箭暂停6个月发射以来的首个任务,且成功发射,目前一级火箭已经成功回收。 </p><p> 中新网12月28日电 香港商报28日刊文称,2015这个看似普通的年份,一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小事,却很有可能在未来被长久的纪念——美国民营航天公司SpaceX研发的猎鹰九号(Falcon 9)火箭,12月22日将11颗卫星送入预定天空轨道之后,重新回到
地球
大气层并着陆在预定地点,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轨道运载火箭的成功回收。2015年,在人类的太空探索史上,一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中国的航天人,航天事业的管理者,你们准备好了吗?</p><p> 人类的太空探索似乎已经停滞了很久:自1961年苏联人加加林作为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之后,时至40多年后的今日,人类仍没有能够走出月球以外的空间,甚至连太空技术本身都没有实现任何突破性的进展。这也是为何这40年来始终有阴谋论者质疑美国登月的真实性——40多年前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为何今日却看起来如此困难?</p><p> 阴谋论者的质疑或许不值一驳,但是回看当时那一段航天事业大爆发的历史阶段,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航天事业的停滞源自竞争的缺失。冷战开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开始在各种军事技术上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技术——从核弹、氢弹,到弹道导弹、卫星乃至载人航天,两国为了在军事力量上压倒对方,在航空技术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才导致了那一段人类航天技术的极大进步——这一国家间军备竞赛的副产品。</p><p> 但这样只讲投入不讲回报的投入注定难以长久。后来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各种军备控制条约的签署,双方在太空探索上投入的资源自然也随之减少。直到2010年,美国重新公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蓝图”,这无疑是为了应对美国新的太空对手。</p><p> 冷战已经一去不返,今日的人类有幸能够看到两个航天大国在空间技术上展开了良性有益的竞争。更可喜的是,这一竞争已不仅局限在以政治和军事优势为目的的国家间,而是已经扩展到了以商业和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之间。</p><p> 这样的转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商业力量的介入,意味着未来的太空探索很可能逐渐摆脱传统的太空竞赛中那种令人不安的军事意图,而将更加着力于科学探索、商业服务等目的,使太空竞赛形成更加良性的氛围;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私人资本对投资回报的天然需求,意味着太空探索在未来不仅可以实现可持续性的商业开发,也令到普通人有机会染指曾经遥不可及的航天服务。</p><p> 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类似SpaceX、Blue Origin一样“仰望星空”的商业公司正在争先恐后地涌入到太空探索事业之中,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必会再次迎来大爆发式的高速发展。竞争、开放、商业化运作,已经成为人类太空事业的新趋势。面对新形势,中国的航天人,航天事业的管理者,尤其是有志于太空探索的中国企业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