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评论:火箭重复利用躲不开的几道坎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315
0
2016-11-23 03:08:33
<p> 蓝色起源公司又破纪录了。继2015年11月率先实现“新谢泼德”火箭软着陆回收后,该公司于北京时间1月23日又成功将同一枚火箭发射出去并再次收了回来,此举真正实现了火箭回收再利用,书写了商业公司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历史。</p><p> 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介绍,在航天领域,过去只有航天飞机的火箭发动机实现了重复使用。按照设计,航天飞机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其实直到退役,飞行次数最多的航天飞机只飞过20多次。“航天飞机是政府投资,投入很大。蓝色起源是民营公司,能实现火箭回收和重复使用是件了不起的事。”他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火箭可以使用多少次,维修成本要多少。”</p><p> 对于“新谢泼德”火箭的使用次数,蓝色起源公司并未公布指标。庞之浩介绍,有专家研究分析认为,火箭重复使用次数太少对降低成本意义不大,次数过多则会提高维修费用,综合来看使用十次左右比较合算。</p><p> 该公司也没有透露火箭回收后的维修成本。庞之浩认为,两次发射间隔时间并不长,维修费用应该不会太高。</p><p> 此外他表示,回收可靠性也是影响未来运营的关键因素,这需要多次试验来验证。</p><p> 蓝色起源公司接连在火箭重复使用方面占先,难免会使另一家从事此项探索的商业航天巨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些惆怅,不过二者所用技术的难度颇有不同。</p><p> 庞之浩表示,“新谢泼德”火箭未来将用于太空旅游,属于亚轨道火箭,在发射高度、飞行速度以及粗短的外形等方面更易于回收。</p><p> 2015年11月24日,“新谢泼德”火箭首次实现陆地软着陆回收,当时最高飞行高度为100.4千米,此次试验则飞至101.7千米。</p><p>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九号火箭则用于宇航发射任务。2015年12月22日,猎鹰九号火箭首次在陆地成功回收,但收回的火箭没有用于再次发射。出于成本、燃料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该公司将目标定为更为复杂的海上平台垂直回收。截至目前其已开展多次尝试,均未成功。</p><p> 在开展试验的成本方面,蓝色起源公司并没有占到便宜。庞之浩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将发射任务和试验相结合,在完成主任务之后顺便开展试验;蓝色起源公司是专门进行试验,相比而言成本并不低。他介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于今年2月,利用v1.2版猎鹰九号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并再次开展海上平台回收试验。</p><p> “两家公司竞争是好势头,可以促进技术发展。”庞之浩说,“但该技术可靠性有多高,从成功到成熟需要多久,这是我们所关心的。”</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