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人类应该积极往太空进发 寻找新的居住场所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32
0
2016-11-23 03:18:11
<p align="center">
</p><p> 人类已经有了一个空间殖民地——国际空间站;包括辐射防护、资源循环、
太阳
能收集等在内的国际空间站技术能够应用于未来的太空城市</p><p> 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无论在未来
地球
是会被人类破坏得不再宜居,还是会自然消亡,无法继续支持生命栖息,总有一天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居所。《
火星
救援》、《星际穿越》等好莱坞大片预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众所周知,火星是太阳系最宜居的星球;但是,宇宙中还有许许多多可能取代地球的系外行星。</p><p> 人类已经有了一个空间殖民地——国际空间站;包括辐射防护、资源循环、太阳能收集等在内的国际空间站技术能够应用于未来的太空城市。在其他星球上建立永久的太空殖民地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p><p> 非自然栖息地</p><p> 栖息地是人类定居的首要要求。适宜生存的环境需要有稳定的空气压强、氧气含量与适宜的温度,还要保护人类免收辐射的伤害。向太空发射这样一个又大又沉的构造费用高昂且难度巨大。近年来,自治控制技术发展迅速,栖息地有望实现各部分的自主装配。另一种方案是使用3D打印技术对行星土壤进行加工。</p><p> 液体生命线</p><p> 建成后的栖息地需要水、氧气、能源与食物的持续供给;其中,水资源不但是生命之源,同时也能被应用于推进和防辐射领域。人类不仅要对水资源进行回收,还要能够提取水资源;比方说,人类可以从火星或者其他星球的地下或表面进行提取。此外,国际空间站对水进行电解分离从而获得氧气;而美国宇航局正在研究如何从大气副产品(如二氧化碳)中生成氧气。</p><p> 能源生产</p><p> 由于光伏太阳能电池板技术的成熟,人类在能源生产领域小有所成;然而,在其他星球上,这一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人类现已开发火星车来应对火星沙暴对太阳能电池板工作造成的危害。农业生产也是至关重要的。种植谷物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但是尽管人们有数千年的种植经验,在其他星球上进行种植仍属不易。</p><p> 气候变化</p><p> 保持气候宜居也是栖息地的一项要求。科学家们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转换二氧化碳、减少太阳发射等方式来应对各个星球不同的大气条件。一些科学家们预测,小型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空气压力上升,从而成为火星环境地球化的第一步。</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