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跨越光年 谁能带你去旅行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522
0
2016-11-23 03:53:34
<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采用曲率引擎的新一代超光速飞船概念图</p><p> 去往邻市,你得给车加满汽油。</p><p> 去往月球,刚刚完成首飞的长征七号,使用液氧和煤油推进。</p><p> 去往浩瀚深空,又该给你的飞船加点什么“料”呢?</p><p> 跨越光年,能耗巨大又无中途补给,让飞船一上路就背上全程“粮草”是行不通的。</p><p> 为此,科幻书里各出奇招——有就地取材的、有玩穿越的、还有掀起时空巨浪搭便车的。</p><p> 究竟哪个最靠谱?让我们细读其中的原理,归总出破解之道,再做判断。</p><p> <strong>巴萨德引擎 就地取材,无限燃料在手边</strong></p><p> <strong>距离弹性指数:★☆☆☆☆(旅行距离即现实距离)</strong></p><p> <strong>速度指数:★★★☆☆(不超过光速)</strong></p><p> <strong>节能指数:★★★★★(氢原子随处可采)</strong></p><p> <strong>风险指数:★★★☆☆(常规机器故障)</strong></p><p> 一片不发光的星云,横亘在“克里斯汀号”的必经之路上!</p><p> 像泰坦尼克号撞向冰山一样,这艘经过3年加速的太空母舰,躲避不及地撞上去。不同的是,飞船不会因为撞击搁浅或撕裂。接近光速让舰体如银针扎透钢板般穿透星云。</p><p> 钢铁与陨石的撞击与迸裂,给这艘自动收集燃料、自给自足的飞船,一个无法解决的重大故障——减速器损坏,永远继续加速,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横冲直撞”。</p><p> 在美国作家波尔·安德森的《宇宙过河卒》一书中,这位七获雨果奖、三获星云奖的作家实景展现了物理学家罗伯特·巴萨德提出的核聚变冲压发动机的工作。</p><p> 巴萨德引擎的能源来自整个太空,书中这样描述——“恒星间的太空,每立方厘米平均有一个原子。但如果飞船以光速飞行,每秒每平方厘米会遇到300亿个氢原子。”</p><p> 为了收集氢,安德森为“克里斯汀号”装配了“磁—氢联合力场”,能量脉冲向前延伸百万公里,像个大喇叭吸尘器捕获氢原子、过滤星际灰尘和其他元素,还为飞船防护。</p><p> 正常情况下,飞船没“油”了会自然抛锚。而当下的危机是,路上全是“粮草”,巴萨德引擎成为一头不断吃草、能量无限的红眼奔马。</p><p> “飞到氢原子最稀少的区域!”摆脱能源的招数被锁定在太空的荒漠——星系氏族间的纯黑地带,那里的氢原子聊胜于无。</p><p> 飞向距离
地球
3亿光年的地方,在那里“克里斯汀号”遵循着广义相对论,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无限延长的主观时间飞行,它几小时(飞船上的时间)就能环绕一个星系、两个月把两三亿光年抛在身后。直到……</p><p> “奇点萌芽”出现。是的,在无限接近光速的飞行中,“宇宙过河卒”们的时间遵循广义相对论被无限拉长,他们度过了宇宙的轮回,直到大爆炸诞生新宇宙。</p><p> 巴萨德引擎的假想,与可以实现的技术最为接近,其应用的氢原子收集、核聚变反应、广义相对论等理论都相对完善。</p><p> <strong>超空间跃迁 玩穿越,不同维度任穿行</strong></p><p> <strong>距离弹性指数:★★★★★(旅行距离小于现实距离)</strong></p><p> <strong>速度指数:★☆☆☆☆(对速度无要求)</strong></p><p> <strong>节能指数:不详</strong></p><p> <strong>风险指数:★★★★☆(跃迁要求极强精准度)</strong></p><p> “超空间跃迁是往来恒星间唯一可行的方法,”在科幻三巨头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中,整个银河系有近二千五百万颗住人行星,星际旅行如同出国旅行般平常——“跃迁带来一阵轻微震动,体内被轻踢一下,旋即消失,如此而已。”</p><p> 超空间跃迁之所以实现,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用“弦理论”加以推证。形象地说,就是在二维空间中,两点最短距离是平面上的直线,但三维中,就能通过折叠平面拉近两点。而人们相信,宇宙空间可能有十一维,具体的叠加假说目前还在研究。</p><p> 如果“超空间发动机”能创造一个强大的磁场或重力场,飞船将进入“多维空间”,人类将实现超空间跃迁。这个技术是迄今为止科幻作品中最被认可一种——</p><p> 科幻经典《海伯利安》中这样描述,“巨树之舰通过量子跃迁穿越遂孔,要量子化,乘客必须呆在冰冻床中确保安全。”</p><p> 太空战略游戏《家园》中,“超空间核心”可以让母舰无限制地空间跳跃。游戏中对于“超空间跳跃”的危机描述也具象而真实——受外力破坏,在跳跃中的母舰被从超空间通道中挤出,可能迷失在多维空间的空隙中,那里可能是黑洞、可能是“百慕大三角”之类的磁力“坟场”。</p><p> 超空间跃迁的关键是开启多维空间通道,从何处着手、往哪个方向使劲儿,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观点,磁力、电力、核能都被视为可能动力。</p><p> <strong>曲率驱动 掀动时空,另一种“乘风破浪”</strong></p><p> <strong>距离弹性指数:★☆☆☆☆(旅行距离即现实距离)</strong></p><p> <strong>速度指数:★★★★★(超光速运行)</strong></p><p> <strong>节能指数:★☆☆☆☆(要求巨大能量改变空间曲率)</strong></p><p> <strong>风险指数:★★★★★(时空扭曲难以修复)</strong></p><p> 如果说超空间跃迁是突破距离“梗”,那么曲率驱动就是突破速度“梗”。</p><p> 曲率驱动打破“光速”的极限限定,又不违背“没有物体可以局域地快过光速”的广义相对论。</p><p> 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侵略地球的三体星第二舰队利用“曲率驱动飞船”后发先至。“对三体第二舰队的观测表明,曲率驱动的宇宙飞行器加速到光速几乎不需要时间。”</p><p> 曲率引擎由理论物理学家米给尔·阿库别瑞1994年提出,使飞船前方的空间收缩、后方空间扩张,飞船就在太空里“乘”着空间掀起的“波浪”中推进。</p><p> 空间推着飞船跑,那感觉就像“坐地日行八万里”,飞船的速度是空间速度和飞船自身速度的叠加。在NASA项目前主管马克·米利斯看来,这种空间扩张有先例可循——大爆炸后,宇宙空间以远高于光速的速度膨胀。</p><p> 据测算,如果技术允许,掀动时空需要1045焦耳能量,这远远超出当前能掌控的能量级别。</p><p> 刘慈欣在《三体》中也预估了曲率驱动的风险,“引起的某种空间畸变,可能长时间保留,甚至永久存在。”畸变带来的能量风险更动人心魄,悉尼大学的几位教授2012年在对曲率驱动发动机进行计算机模拟时发现,超光速飞行时,运行中的反向能量会一路积累,在减速时瞬间释放,足以毁灭任何物体。</p><p> 宇宙起始的大爆炸是曲率驱动可实现的最强有力证据,但人类是否有能力拥有并操控“神级别”的能量呢?这是个问题。</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