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外媒:中国在轨卫星数超俄 正准备第六代战争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532
0
2016-11-23 03:57:09
<p align="center">
</p><p>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于2016年6月25日夜间8点整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长征七号是我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首飞将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的发令枪,刷新中国航天多个纪录,掀开中国火箭发展的新篇章。</p><p> 【环球网军事8月2日报道】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8月号发表文章称,通过对中国2015年连续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和六号运载火箭的动向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天军建设着实地向前迈进,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发射军用卫星的成本大大降低,速度、机动性大大加快,卫星质量日趋完善。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拥有军用卫星最多的国家,初步估计将近159颗中国卫星具备军民两用性质,俄罗斯在轨卫星的数量不超过140颗。而且从目前每年发射卫星的数量看,中国仅仅2015年就发射了20颗军用卫星。按照中国2020年卫星发射计划,届时将有200颗军民两用卫星在轨,成为世界第一。而且中国卫星的种类也大大增加,全球定位卫星、海洋侦察卫星、通用卫星、图像、光学、雷达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小卫星等等种类几乎与美国相当,目前所没有的仅有弹道导弹预警卫星,而且这一项目也在研制之中,很快会发射。</p><p> 第六代战争的概念,是俄罗斯教授斯里普琴科提出来的,他认为下一代战争,首次打击是从太空攻击开始,目的是摧毁敌人、保护己方所有卫星系统的安全,而且成为决胜战争的首要条件。这是2002年提出的理论,汉和认为,实践证明这是相当精辟的、具有超前预见性的观点。</p><p> 第六代战争首先从太空开始,实际上已经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得到论证。战争之前,美军就发射了50颗军用卫星,全面补充和完成了定位、导航、通信、弹道导弹预警、侦察等等体系。试想:如果伊拉克拥有摧毁这些卫星的能力,战争的特点、进程将会大大改写。</p><p> 大国之间的第六代战争,尤其是中美第六代战争,将会从首先攻击对方卫星的战法开始。方法包括:</p><p> A.以东风-21弹道导弹加以改良,对美军低轨道的图像侦察卫星实施攻击。</p><p> B.以杀伤、碰撞卫星对高轨道的GPS定位卫星实施撞击攻击。以此相同的攻击方式碰撞美军的通信卫星。</p><p> C.中国的全部军民两用卫星发射场将会受到美军高技术武器的精确打击,尤其是B-2隐形轰炸机的纵深攻击。针对美军的卫星发射基地,中国有可能采用常规洲际弹道导弹实施攻击(即携带高技术常规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p><p> D.战争期间,双方都会频繁地、机动地发射各种卫星,加以战损弥补。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有时隔两三日就发射一颗卫星。</p><p> E.双方会全面干扰对方的定位、导航、通信卫星。包括地面干扰、卫星干扰。</p><p> F.激光攻击卫星技术会继续被开发、完善。</p><p> <strong>中国军用发射进步大</strong></p><p> 实际上,尽管存在军民两用卫星之说,但是战争期间,所有卫星发射中心,都是军用性质的,当然是被摧毁的主要目标,尤其是五寨、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p><p>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战争中,快速机动的,能够躲开敌人精确打击,在专用发射场被摧毁的情况下不依赖地形,随时可以发射各种军用卫星,就成为研制下一代军用卫星发射平台的重中之重。从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的运载火箭研制中,可以看出这些发展趋势。这些运载火箭,全部是机动发射方式、军民两用技术结合,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结合。</p><p> 首先看液体燃料推进的长征六号,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自行式发射,准备时间缩短到7天。首先,7天的发射准备时间已经大大缩小,因此长征六号的主要用途应该是在战前顺应快速发射卫星的需要,此外针对台湾、日本这些没有卫星和纵深攻击能力的国家和地区,战争中也可以在7日内随时发射、补充卫星。毕竟7日之内,战争并未结束,远远比数星期的准备时间更为机动。毕竟长征六号比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的载重量略大。</p><p> 主要值得观察的是长征六号的运载车,这是自行式的。汉和认为:这种运载火箭的诞生,与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有很多联系。长征六号的载运车,与东风-41比较,车头明显是一样的,一个型号,只是负重数量、大小不同。</p><p> 长征六号首先会在其他隐蔽地区,甚至可以利用地下洞库实施全部吊装、检测、灌注燃料,换句话说,7天的时间可以在洞库内完成。而使用发射筒发射的长征十一号就完全不同了。后者可以实现无依托的阵地发射,它甚至可以从东风-31、东风-41的阵地上直接发射。</p><p> 真正在开战之后,能够实现快速发射的运载火箭是长征十一号,有很多分析认为它来源于东风-31,如采用筒式发射器(不需要发射塔、竖起设备),为固体火箭等。</p><p> 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的出现,使军用运载火箭的技术更加多样化,这有助于中国强化“星球大战”计划,这是为何俄罗斯、美国都不乐意看到RD-180火箭发动机出售给中国的原因。运载火箭实际上不分军用、民用,发射军用卫星的任何火箭,就是军用。</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