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美媒:中美两国航天合作潜力巨大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564
0
2016-11-23 04:04:26
<p> 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 美媒称,美国航天局官员近来顺道拜访了中国航天部门官员,他们的来访是秘密进行的,没有对外发布消息,而且当有记者问到时,他们起初也并未承认有这样的会面。这次会谈的主题是什么?双方只是希望在气象卫星领域进行合作。</p><p> 彭博社网站9月7日报道称,事实上,这样做或许也是违法的。自2011年以来,美国国会几乎禁止了美国航天局与中国的一切直接交往,希望能够以此来防止中方的刺探活动。禁止合作并不是开明决策的迹象,尤其在太空领域这样做尤为短视:两国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的潜在好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过。</p><p> 报道称,在美国国会以外,要求中美展开太空合作的呼声很高,两国太空机构的高官都支持加强合作,许多学者、分析家、科学家和宇航员也持这样的观点。他们都明白的一点是,太空研究领域的冷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立的军队在封闭状态下各自发展,取得的成果保密——正变得过时,新的可能性正在迅速涌现。太空现在是一个价值3300亿美元的产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数可能达100万之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供应链遍及全球,企业家正在打破防务领域过去存在的垄断。</p><p> 报道称,这对大家都有好处,导航、数据传输和通信这类服务的市场的竞争正不断加剧。从银行到保险公司到卡车司机和农民,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依赖太空中的设备。随着将物品送入太空轨道的成本降低,一度看似遥不可及的想法如激光通信、在小行星上采矿甚至在太空中进行能源生产活动都有望在不遥远的未来成为现实。</p><p> 不过,所有这些创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太空轨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各国需要管理太空设备的数量,解决无线电频率争端,控制残骸,限制太空武器等。同时,太空旅游需要制定相关规则,在小行星上采矿也需要行为准则,以上所有这些领域的投资者都会需要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p><p> 简而言之,太空将需要新规则,现有的条约和协定是在冷战期间经过协商确立的,可能不足以应对如今的卫星小型化时代。新的法律框架需要制定,军队之间要展开合作,可能还需要设立新的机构来将冲突的风险降至最低,并保持各方的对话。</p><p> 报道称,作为首屈一指的航天大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在制定这一全球新规则的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但是如果不能相互合作,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p><p> 报道称,关键在于从小处着手。继续展开对话是明智之举,哪怕这样的对话是审慎的。其次,让科学家分享信息(比如在环境研究领域)有助于建立信任,避免重复劳动。其他合作可能是通过盟友来进行协调,以避免触犯美国法律。</p><p> 不过,最终美国国会需要采取行动。对于刺探活动的担忧可以理解,不过几十年来,美国与俄罗斯在太空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尽管在处理
地球
上的许多事务时,双方存在诸多不信任。应该本着同样的谨慎乐观精神来指导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p><p> 报道称,太空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中美两国,它们一个发明了火箭,另一个率先登上了月球。两国可以帮助确立宇宙新秩序,也可以从这个商业与科学发现的新时代中获得巨大收益。</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