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还没有民间航天,美国的企业家已经强势起步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国外航天
220
0
2016-11-23 04:05:17
<p> 在中国“民间航天”如火如荼的同时,美国这边的民用航天已经强势起步。我们看到了特斯拉老板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已经成功回收了可重复利用火箭,也数次完成了NASA的商业运输订单。</p><p> 昨天,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拥有的一家航天技术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正式宣布了最新型号的多级可回收液体燃料运载火箭:New Glenn。</p><p> New Glenn分为两级(2-stage)和三极(3-stage)两个型号,其中三级型号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过第二大的火箭,高度达到313英尺(约95米),直径约7米,仅次于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 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并将阿波罗载人飞船送上月球,现在已经退役的
土星
五号(Saturn V)火箭。</p><p align="center">
</p><p> 蓝色起源和SpaceX一样,致力于研发可回收火箭。New Glenn的第一级推进器可以在完成推进工作和后一级分离之后重新点燃发动机,并调整自己下落的姿态,最终垂直落地,而不是像传统抛弃式火箭一样,推进器直接掉回
地球
作废。</p><p> 目前有关于这枚火箭的其他技术细节不算太多,已知的是New Glenn将由7台蓝色起源公司自行研制的BE-4液氧/甲烷发动机来驱动。BE-4的海平面推力理论数值高达247.5吨,达到航天行业大推力250吨级水平,7台发动机的推力总共约1750吨,但尚不确定会否在实际使用中收敛到单台200吨左右,以实现推重比优化,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并降低发射风险。</p><p align="center">
</p><p> 蓝色起源BE-4发动机</p><p> 这枚火箭,以目前在世年龄最大的前宇航员约翰·格伦(John Glenn)命名。约翰·格伦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剑桥,曾在二战时担任美国空军飞行员,后来接受训练并成为了美国首个完成地球轨道飞行的宇航员,飞行时载人仓出现了各种故障,险些导致任务失败,但最终格伦毫发无损返回地球。在退役之后他选择从政,曾担任过俄州参议员。后来在76岁时,他又随发现者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并度过了9天时间,帮助NASA完成了一些相关测试。</p><p> “我们的愿景是百万人可以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New Glenn将是实现它的重要步骤,”贝佐斯在一封邮件声明中表示。贝佐斯是著名互联网创业家、媒体大亨,创办了亚马逊,是Google的早期投资者,拥有几家美国地方纸媒,还在2013年收购了《华盛顿邮报》。</p><p align="center">
</p><p> 贝佐斯出生于休斯顿,美国航天业的“首都”。从小耳濡目染也让他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知名的航天爱好者,他的姐姐爆料称他在生活中经常引用科幻电影里的台词,比如“宇宙,最终的边界”(Space, the final frontier)。</p><p> 有人猜测,亚马逊推出语音虚拟助手Alexa就是因为贝佐斯迷恋于《星际迷航》里主人公的飞船进取号(USS Enterprise, 亦译作企业号)上的人工智能电脑。在今年上映的《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当中,身价460亿美元的贝佐斯为了扮演一个没多少薪水的星际舰队公务员,在片场呆了一整天,忍受漫长的化妆时间。尽管最后只拍了很有限的镜头,贝佐斯还是实现了自己作为一个《星际迷航》“迷弟”的终极梦想……</p><p align="center">
</p><p> 蓝色起源试车BE-3发动机</p><p> 梦想过后还是要回归现实。事实上,New Glenn距离点火开车测试还很远,更别提商用和真的送百万人上太空了。蓝色起源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角空军基地首次发射New Glenn火箭。</p><p> 贝佐斯2000年就创立了Blue Origin,伊隆·马斯克2002年创立了SpaceX。也就是说,最早在本世纪初私人航天的竞赛就已经开始了。但直到最近几年,我们才看到这两家公司更多出现在科技新闻和大众讨论当中。SpaceX一直致力于小推力低成本的火箭,虽然最近刚刚炸掉了一颗猎鹰九号,但过去几年来都有丰富的商业发射成功经验。</p><p> 私人航天对目前的商业发射已经能够满足,下一步肯定是将更多人送上太空了,而那将需要更大的推力,更安全的运输,以及更高效的火箭循环使用。和蓝色起源一样,SpaceX也在计划生产推力大于200吨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两家公司也都在研究回收式火箭,并且都已分别取得了成功的测试结果。</p><p align="center">
</p><p>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不少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它代表了我们永远好奇,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可能不久后,比如,在下一个10年里,这句话就能成真了。</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