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SpaceX
SpaceX又想玩大的:把回收火箭再送上天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国外航天
394
0
2017-3-27 09:17:49
<p align="center">
</p><p> “猎鹰9号” 发射回收流程</p><p align="center">
</p><p> ◀正在出厂的猎鹰9号火箭。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p><p> “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是最成功的民间太空公司之一,以发展可回收的火箭“猎鹰9号”而闻名。SpaceX公司在多次回收猎鹰9号火箭后,计划下一次太空任务启用已经飞行过一回的猎鹰9号火箭来执行,这将是降低太空运输成本的关键测试。</p><p> <strong>回收为“省钱”</strong></p><p> Space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葛文·肖特维尔日前在2017年太空行业会议上表示,SpaceX将在3月底之前,进行一次运送人造卫星上太空的任务,而这一次使用的火箭将是第二次发射。据悉,这枚猎鹰9号火箭将携带一枚卢森堡的通讯卫星。</p><p> 猎鹰9号属于中型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与中国长征7号火箭相近。猎鹰9号于2010年6月4日完成首次发射,直到2016年4月9日才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回收。</p><p> 回顾猎鹰9号的回收历程不难发现,其失败次数远多于成功的次数。SpaceX公司明知回收火箭的难度极高,也要不断尝试的最大原因,就是考虑到商业航天的经济性。</p><p> 据国际航天专家估算,目前将1公斤物品送入太空的成本至少为1万美元,重要原因就是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是一次性使用的。猎鹰9号火箭的总造价约为5000万美元,而其推进剂的成本只有20万美元。如果能重复使用,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如果能回收并重复使用第一级,可节省80%的资金;如果第二级也能回收并重复使用,发射成本将降至当前的1%。</p><p> 从大方面说,只有解决了回收再利用难题,才能让大型航天器便捷地驶入更加遥远的太空。从应用层面说,如此力压成本可使人造卫星的研制费用便宜得多;回收火箭还能保障地面人员和财产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p><p> <strong>垂直回收难度高</strong></p><p> 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领域,包括俄罗斯、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开展探索,但探索的方式和途径不同。目前国际上提出的火箭回收方式包括伞降回收、气囊回收等。</p><p> SpaceX采用的垂直回收方式是其他国家及航天公司从来没有用过的,它既不像航天飞机那样水平回收,也与航天飞机助推器借助降落伞回收不同。</p><p> 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构想中,不论是NASA或是民营公司都不应该任由液体燃料火箭成为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因此他要求SpaceX公司的工程师们打造浮动的海上火箭降落平台(ASDS),并研究液体燃料火箭在发射任务后“如何自动并垂直降落于降落平台”的技术。</p><p> 该平台由于可以移动也被称为“自主航天港无人驾驶船”,长91米,宽52米,装有可移动平台的推力器,这个在深海钻井平台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平台即使遇到风暴,其位置保持精度也能控制在3米以内,它还具备为返回的第一级火箭加注燃料的能力,以便重复使用。</p><p> 这项回收技术的困难度在于,猎鹰9号火箭高度约14层楼,爬升时的速度达1600米/秒,要让直线上升的火箭“毫发无伤”地垂直下降,按照技术人员的说法,这犹如“狂风中让橡胶扫帚柄直立于手掌上”。</p><p> 其次,SpaceX公司之前曾让完成任务的燃料火箭成功降落在10公里宽的目标区内,但ASDS的降落面积极为有限,意味着难度更大。</p><p> 最后,位于海中的ASDS并没有固定,要降落的燃料火箭必须借助引擎保持下降时的平衡与稳定。</p><p> <strong>海上回收有优势</strong></p><p> 猎鹰9号火箭在过去数年曾多次实现陆地成功回收,却在挑战海上回收任务频繁遭遇失败,甚至曾出现火箭和回收平台“同归于尽”的情形。</p><p> 相比较陆上回收,海上回收平台(驳船)甲板面积很小,回收对火箭落点精度要求非常高。另外火箭垂直返回海面,对姿态控制要求较高,复杂海况如天气、海浪等也会对火箭着舰稳定产生影响。那么问题来了,马斯克为何执着于火箭的海上回收?</p><p> 这是因为海上有陆地回收不具备的优势。</p><p> 各国发射的火箭几乎都是向东飞行,飞行过程中子级火箭分离时运行轨迹都在斜上方,分离后子级火箭会继续向斜上方飞行一段距离,随后沿抛物线自然落下,其落点位置要比分离时更远离发射场。</p><p> 海上回收使火箭不需要消耗宝贵的燃料飞回陆地着陆场,直接自然降落即可,驳船可以提前在火箭落点位置停泊等待,火箭可以将剩余燃料消耗在最重要的降落减速上,确保着陆成功。</p><p> 看到这些优势,屡败屡战的SpaceX工程师们并未因一时的失败而止步,不断尝试,终于在去年迎来了成功。</p><p> 北京时间2016年4月9日凌晨4时52分,猎鹰9号搭载龙飞船顺利升空,一级火箭助推器分离之后,再次尝试难度极高的海上回收任务。在此前多次尝试失败后,一级火箭稳稳降落于名为“我依然爱你”的海上平台,完成历史性突破。</p><p> 猎鹰9号一级火箭的回收技术以着陆支架、姿态控制技术、推进剂交叉供应和高效发动机为亮点。火箭可通过主发动机3次点火制动减速,来控制下落速度,由每秒1300米减速为每秒2米。</p><p> 对猎鹰9号海上回收成功,埃隆·马斯克欢呼:“这是通往星空的又一步。”美国商业太空飞行协会发表声明说,快速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更经济可行的未来太空飞行的关键,今天的成功是在这个领域“迈出的一大步”。</p><p> <strong>有信心再创历史</strong></p><p> 成功完成火箭海上回收将近一年之后,SpaceX宣布,计划最早在3月29日进行已回收火箭的历史性发射,而这枚发射所使用的火箭,正是去年4月成功在海上回收的猎鹰9号。在完成发射通信卫星到
地球
同步轨道后,这枚火箭将第二次尝试着陆在海上平台。</p><p> 在此之前,SpaceX已经在陆地和海上回收了6枚以上的火箭第一级,但至今还没有演示火箭的重复使用能力。</p><p> 这些成功回收的猎鹰9号火箭,并没有再上过太空。因为火箭再经过使用后,残余的燃料与火箭飞行的巨大震动,会不会影响火箭的安全可靠性都是问题,因此许多火箭工程师对于火箭重复使用并没有信心,不过显然SpaceX自认已经做好准备。</p><p> 据悉,这枚回收后的火箭最早于3月29日发射。这枚回收再利用的猎鹰9号火箭将把卢森堡卫星运营商SES SA的一颗卫星送入轨道。</p><p> 肖特维尔说:“SpaceX公司一直致力于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性能,为了真正落实这一点,我们经过仔细的检查,已经确定这枚火箭已经准备好再次飞行。一旦这次任务成功,太空运输将会向平价化方向发展。”</p><p> 肖特维尔还称,继3月的发射之后,SpaceX今年还将进行5次已回收火箭的发射任务。</p><p> 亚马逊CEO、太空探索公司“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也认为,火箭可重复使用是降低太空旅游成本的关键。</p><p> 贝索斯称,未来的太空旅游模式应该与当前的民航类似。他说:“如果当前的民用飞机在到达目的地后就废弃而无法使用,那么没有多少人能承受起飞机出行。”</p><p> SpaceX上个月曾表示,计划于明年发射一个搭载两名付费乘客的私人航天器,进行为期一周的环月太空旅行。这两名乘客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接受培训,并进行体能测试。此外,SpaceX还在寻求一个有利可图的全球跨越卫星网络的许可证,将地面互联网带入太空。在马斯克的构想中,这个“太空互联网”未来将是连接SpaceX
火星
殖民者的方式。在短期内,该系统有望为地球上最偏远的社区提供简单的互联网连接。</p><p> 火箭回收、绕月飞行、殖民火星……可以说SpaceX对于太空的野心才刚刚开始,这个民营航天公司引人瞩目的原因不仅在于技术的先进性,更在于采用了不同于传统航天业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马斯克和他的各项太空计划与构想,目前对航天业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不过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间,SpaceX或将改变整个航天业的发展格局。</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