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苹果入局 美科技巨头打响太空掘金战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368
0
2017-4-28 10:30:35
<p align="center">
</p><p> 刚刚有了新恋情的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恐怕不得不腾出精力面对职场上的强大对手。有迹象表明,苹果也要进军太空了。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基地系列”故事开篇写道:“他们个个胆识过人……利用自己的资源所建立的‘帝国’远比其他王国还要巩固……”,“他们”指的是靠星际贸易发迹的商人。苹果等科技巨头接连入局,私企领衔的太空战好戏才刚开始。</p><p> <strong>苹果驾到</strong></p><p> 据报道,苹果最近从谷歌挖来两位航天器和卫星项目高管John Fenwick和Michael Trela,或将涉足太空业务。</p><p> 据Linkedin个人资料显示,Fenwick在2014年8月-2017年3月间担任谷歌的航天器运营主管,Trela在同期担任谷歌的卫星工程负责人。对此,彭博社认为Fenwick和Trela在加入苹果后将负责价值不菲的卫星设计和运营,并制造能收集图片的卫星以及通讯卫星。</p><p> 同时有报道称,苹果已与航空巨头波音进行沟通,希望以投资人或合伙人形式加入波音的卫星宽带计划。波音计划利用1000多颗近地轨道卫星打造“太空互联网”。</p><p> 这意味着,苹果或将与SpaceX展开竞争。特斯拉和SpaceX公司CEO伊隆·马斯克于2015年就曾提出太空互联网项目。他的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已于2015年向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申请,允许其在太空中测试互联网服务。SpaceX计划在
地球
低轨道构建一个由4000颗小型廉价卫星构成的星座,向整个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p><p> 大咖网CEO冯华魁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入局行业的背景是SpaceX、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已经在业内掀起了太空探索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下一步将聚焦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些技术都将在太空具备更大的使用空间。”据《华尔街日报》年初报道,SpaceX计划最早于2019年推出卫星互联网业务。</p><p> <strong>“极客”之旅</strong></p><p align="center">
</p><p> 3月的最后一天, SpaceX再创历史。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二手猎鹰9号火箭”,将卢森堡卫星通讯商SES的SES-10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该卫星将为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提供宽带与移动网络服务。</p><p> 马斯克在公司的现场直播中表示:“这意味着你可以用同一个轨道级助推器多次飞行,而这是火箭发射中最昂贵的部分,毋庸置疑,这是太空飞行的一次革命。”</p><p> 自2006年以来SpaceX已经成功完成了30余次发射,龙飞船已经可以给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服务,与NASA和其他客户签订的合同总价值也超过100亿美元。</p><p> 想吃太空“蛋糕”的并不只有马斯克。“48公里以外都可以感觉到这次爆炸。”去年,美国东部时间9月1日,SpaceX一枚装有28.4万升液氧和航天煤油的火箭在顷刻之间烧成了一个火球。火箭上搭载的是一颗价值2亿美元、5.5吨重的通信卫星。这是Facebook CEO扎克伯格Internet.org项目的一部分,而该项目正是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接入互联网。</p><p> 马斯克在自传《硅谷钢铁侠:伊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中写道:“现在太空探索的领军者们都是极客,现在,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将梦想付诸实践。”</p><p>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也是“极客”中的一员。他是一位身家670亿美元的亿万富翁。蓝色起源创立于2000年,此后一直保持神秘状态。2016年,他公布了New Glenn火箭方案,这个82米高的庞然大物能够将乘客送到
火星
。该公司目前已经进行了十几次发射测试。不仅在火箭制造领域,在其他大型航空商业领域,也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航天飞机是其中的重要战场。</p><p> <strong>掘金“星辰”</strong></p><p> 有利可图、重商氛围和商人的兴趣,让美国科技企业在新世纪太空“奥德赛”中遥遥领先。</p><p> 虽有官办的NASA,但美国存在深厚的资本主义土壤,政府一直鼓励私企进入太空行业。1984年,国会通过一项法律《商业太空发射法案》,允许私人发射火箭。同一年, NASA 修订宪章《政策与宗旨》,增添了一项:国会称美国的总体福祉要求NASA尽最大可能寻找和鼓励最大化太空商用。</p><p> 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法律规定,NASA需向私企付钱发送其设备,一大批私人的发射服务供应商应运而生,“联合发射联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94年,NASA推出了“技术转移项目”,拿出每年预算的20%,资助商业伙伴研发新技术。两年前,国会通过《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允许私企探索外太空,并对带回来的太空物质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美国企业在太空领域如虎添翼。</p><p> SpaceX的“猎鹰9号”如果能够大规模使用,将大大减少火箭发射的费用。SpaceX官方已经宣称开始盈利,但并未透露具体数额。SpaceX创始人马斯克透露,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费用将只需要6000万美元的火箭和20万-30万美元的燃料。而目前,其竞争对手“联合发射联盟”发射一次火箭则需要2.25亿美元。</p><p> 冯华魁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事实上,太空资源探索开发,在国家层面多是取决于战略需要,会首先开辟出道路,但真正的商业化运作还是企业来做更加合适。因为商业公司会更有需求和驱动力,它们可以去完成很多服务于人类本身的业务,比如太空旅游等。”</p><p> 不仅是现实利益,长远来看,太空行业是一块大蛋糕。比如太空采矿。伦敦大学的教授伊恩·克劳福德说,一颗直径200米的金属小行星,价值可高达300亿美元。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