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图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月球
341
0
2016-11-22 17:03:01
<p> 【据中国航天网2008年11月12日报道】11月12日下午15时,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在京举行。首次揭幕的中国全月球影像图等一批与绕月探测工程相关的资料和实物,被国防科工局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将作永久收藏。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为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隆重揭幕。 </p><p align="center">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陈求发;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领导小组成员阴和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领导小组成员马兴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王毅韧;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成员胡亚枫;中纪委监察部驻国防科工局纪检监察局负责人李东海参加了交接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各部门领导,总装备部、中科院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绕月探测工程两总和工程五大系统两总,申请工程科学数据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代表。 </p><p> 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孙来燕说,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自去年10月24日发射至今,已完成一年的在轨运行和探测任务,并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科研人员利用星载ccd立体相机获取的探测数据,制作完成了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全月球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绕月探测工程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这一时刻将被历史铭记。</p><p>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在仪式上说,“嫦娥一号”卫星已在轨运行一周年,完成了工程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这标志着我国<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一期取得圆满成功!</p><p align="center">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他介绍道,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二期立项。二期工程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们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主要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嫦娥二号”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二期工程主要是研制并发射“<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科学技术方面,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p><p> 全月球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绕月探测工程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国防科工局决定将我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致辞中说,由“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今天,这幅珍贵的全月球影像图,以及月球探测工程其他相关实物资料入藏国家博物馆,这将是一件历史性的事情,她将告诉未来,教育后代,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国防科技工作者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