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我国未来几年将组建“4+4”星座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224
0
2016-11-22 18:04:59
<p> 19日早晨6点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一号”c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在用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已达3颗,标志着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1”方案的正式组成。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环境一号c星总设计师张润宁,就该星座的任务、特点及发展规划向媒体进行了介绍。 </p><p> “环境一号”系列卫星肩负两大任务</p><p> “环境一号”c星入轨后,与2008年9月成功发射的“环境一号”a、b卫星组成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主要担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灾害与环境情况的动态监测预报。张润宁介绍,其具体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p><p> 一是灾害监测与预报。包括洪涝灾害监测,旱灾监测,台风和风暴潮监测,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监测,森林、草原火灾测量,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海洋灾害监测,以及灾害损失评估、灾害紧急救助辅助决策、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评估。</p><p> 二是环境监测与预报。主要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自然生态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区域与城市生态景观格局动态监测,重大开发项目、重大工程的环境与生态监测,以及环境事故监测与追踪调查、生态环境动态变化预警、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等。</p><p> 张润宁表示,根据“小卫星星座”提供准确的可视化、高精准数据,其用户单位——国家减灾委和环保部可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救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p><p> 环境一号c星使我国监测能力显著增强</p><p> 据介绍,环境一号c星是我国首颗民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穿透力,适合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应用。</p><p> 张润宁说,此前发射的环境一号a、b卫星是两颗光学小卫星,其对地测量采取的遥感技术,受光线、天气的影响较大,多在白天且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使用。而此次发射的c星则是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和微波多种探测手段,基本不受天气、时间的影响,无论阴雨还是夜间,都能实现对地精确探测。</p><p> 同时,c星也是我国首颗独立自主研制生产的环境卫星。</p><p> 张润宁说,这三颗星的组网运行,将使目前的监测时段与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同时将实现立体观测、多维度观测、信息观测的“能力集成”,不仅增强了我国大环境变化与灾害观测能力,还可以分辨较小的地面形变,空间分辨率真最高可达到米级范围。</p><p> 未来的“4+4”星座可实现每天两次有效监测</p><p>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进行研制的卫星应用系统,张润宁认为,其重要特点之一,在于一个“小”字。</p><p> “卫星小型化是世界卫星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从卫星研制周期还是经济综合效益角度考虑,小卫星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他说。</p><p> 他表示,相对于系统复杂的大卫星来说,小卫星需要研制的载荷较少,往往只需装载某一特殊任务的载荷设备,不存在载荷之间复杂的配比问题,将大大缩短整星的研制时间。另外,小卫星具有很强的组网能力,可以组成功能强大、覆盖范围广、精度高的星座系统,特别是小卫星在标准化设计、批量生产、流水线操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使其具有补网容易、星座功能稳定的优越性。</p><p> 随着环境一号c星升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组成了“2+1”星座,这也成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组网建设的基础。张润宁介绍说,针对我国地质环境复杂、灾害频发的特点,专家在论证构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天基系统时,提出了“4+4”星座的概念,即通过发射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实现对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和灾害全天候、短重复周期的有效监测预报。在这个星座中,每颗卫星都将根据装载的有效载荷承担重要任务,综合监测效果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类型的环境和灾害地区。特别是在重大灾害面前,“4+4”星座的监测预报综合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可以排除气候、天气等条件的干扰。</p><p> “在未来几年中,该星座将会尽快组建完成。到那时,我们至少每天能够两次有效监测灾区灾情。”他说。(通讯员 尚春雅 记者 付毅飞)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