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一箭发四星 五国共遥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552
0
2016-11-22 18:10:44
<p> 2012年,长二丁火箭压轴出场,以高入轨精度为全年宇航任务做了个圆满收官;2013年,长二丁火箭首发登台,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精准地送入预定轨道,并以一箭四星的创举迎来了全年宇航任务的开门红。</p><p align="center">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strong>巧放四颗星 个个是宝贝</strong></p><p> 作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护送好、安顿好这颗“宝贝疙瘩”,可不是一件轻省活。也正因此,此次长二丁火箭的一飞冲天更加引人关注。</p><p> 而除了要将高分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之外,此次出征的长二丁火箭还肩负着搭载任务,发射荷兰两个独立的微小卫星分配器以及由阿根廷、厄瓜多尔、土耳其三国研制的三颗微小卫星,实现我国首次一箭四星发射。</p><p> 微小卫星分配器是由荷兰空间创新公司研制,其中一个分配器内放置着由土耳其卫星公司和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共同负责研制的微小卫星,另一个分配器内则串联放置着由阿根廷国家应用研究公司和厄瓜多尔航天局分别研制的两颗微小卫星。</p><p> 据长二丁火箭总指挥谈学军介绍,从接到搭载任务到组织设计方案,再到火箭搭载状态更改确认,前后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而如何实现几颗卫星和火箭之间的科学分离、安全分离,以确保高分一号卫星的绝对安全,是重中之重。</p><p> 为此,长二丁火箭研制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了一套合理设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p><p> 如果将长二丁火箭比作一辆公共巴士,那么它第一站要到达的就是高分一号卫星的指定目的地,并确保其安全抵达。等到巴士继续行驶了一段时间之后,高分一号卫星已经远在安全距离之外,此时,巴士开始向行驶方向的两侧分别扔出“包裹”,也就是实现搭载小卫星的分离。如此一来,搭载星的分离面与高分一号卫星的分离面完全不在同一轨道平面上,从而保证了主星的安全。</p><p> <strong>商业发射忙 精进提能力</strong></p><p> 搭载发射三颗微小卫星,是继去年圆满完成委内瑞拉遥感一号卫星和土耳其gk-2卫星的发射任务之后,长二丁火箭再次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业务。对于这个刚刚加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系列的长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员来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还有很多的事要做。</p><p> 2012年9月29日,委内瑞拉遥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长二丁火箭漂亮地完成了它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首秀;12月20日,土耳其gk-2卫星的成功发射,更为长二丁火箭带来了实质性的突破。扎实的竞标工作、大量的技术协调、顺畅的外语交流、胜任的总体设计团队、熟悉的国际商业发射模式,这些在之前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都为此次搭载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益借鉴。</p><p> 但谈学军坦言,要想在未来的宇航发射服务市场上站稳脚跟,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不断完善火箭设计、优化产品指标、持之以恒地提高火箭可靠性、提升自身硬实力,才是叩开更多市场大门的关键所在”。</p><p>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苦练内功的同时,还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积极的姿态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将长二丁火箭的响亮品牌更好地推上国际舞台,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其潜在价值,不断提升长征火箭家族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p><p> <strong>单箭高密度 续写成功篇</strong></p><p> 对于长二丁火箭而言,从原来的一年执行一两次发射任务,到现在的三四个月打一发火箭,其研制周期越来越短、发射频率越来越高。未来几年,长二丁火箭将迎来任务高峰期,计划表上几乎每年都排着4次~5次发射任务。如何确保万无一失,如何确保高密度发射下的连续成功,成为长二丁火箭团队需要研究破解的一项重要课题。</p><p> “高密度发射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技术、产品、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实现突破。”长二丁火箭副总师洪刚认为,加快新技术的攻关和采用,以“技术革命”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提高,是根本之策。技术上得去、产品出得来、质量保得住,有了这些基础性前提的保障,高密度发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p><p> 同时,长二丁火箭团队也在积极从管理上“压缩水分”,以管理优化推动效率提升。单以发射场工作为例,通过精减单机测试、优化测试项目、合理安排发射场流程等一系列“组合拳”,原本一个多月的发射场有效工作时间已经被精简到19天内完成。而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一数字还有可能继续缩减。</p><p> 在人员培养和梯队建设上,长二丁火箭团队更是下足了工夫。任务量的激增对于人员的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现在每执行一次发射任务,试验队都会有部分岗位是新人员。对此,火箭团队利用发射场的特殊环境以传帮带的方式更好、更快地助力队员的成长和进步,在实战中培养了一支满足高密度发射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试验队伍。</p><p> <strong>防风又防沙 火箭穿围裙</strong></p><p> 每一型号的火箭都很难会有一个终极状态,因为每一枚火箭都要根据天时等因素综合考量,作出更好的适应性修改,以达到圆满成功的发射目标。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二丁火箭也不例外。</p><p> 根据高分一号卫星任务要求,此次长二丁火箭也进行了一系列适应性修改,包括对整流罩开口、包带火工品、外安地面测试天线及相关地面测试设备等的修改,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p><p> 而在春季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对于长二丁火箭而言,也还是第一次。这个季节的酒泉,气候变化较大,大风和扬沙天气对在当地如同家常便饭。</p><p> 这一情况并没能逃过细心的航天人的眼睛。在火箭进场前,各种“防风防沙”的预案措施就已经开始条条落实。洪刚介绍说,由于长二丁火箭属于两级火箭,每级之间、舱段之间甚至很多结构件之间、整流罩的分离面等处都有许多缝隙,风沙、灰尘很容易乘虚而入。因此,在火箭出厂之前,研制人员就提前做足了功课,将缝隙用软木或者贴封的方式密封起来,以绝后患。进入发射场完成垂直吊装后,试验队又为长二丁争取到新的防护措施——为火箭尾段穿上“围裙”,将暴露在外的火箭发动机以下的尾部围裹起来,以达到防风防沙的作用。</p><p> 每一枚火箭都是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冲锋的“战士”,成功的号角越嘹亮,激励奋进的斗志越昂扬。(刘斐)</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