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上午10时王亚平开讲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340
0
2016-11-22 18:17:41
<p> 一堂不同寻常的物理课将在今天上午10时许开讲,授课地点是300多公里外的太空,主讲者是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并与<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进行交会对接。接下来,人们最关注的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太空授课”将在今天揭开神秘面纱。航天员讲什么?怎么讲?学生们又能学到什么?这些答案都将一一揭晓。</p><p> <strong>何时上课?</strong></p><p> <strong>今天10时许王亚平主讲</strong></p><p> 据央视消息,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将于今天上午10时许举行。</p><p> 此次太空授课将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另外两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将担任授课助理和摄像师。</p><p> 央视新闻频道将对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央视一套节目等也将并机播出。</p><p> <strong>在哪上课?</strong></p><p> <strong>地面课堂设在北京人大附中</strong></p><p> 在太空中如何测量航天员的质量?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与
地球
上有什么不一样?液体表面张力有何作用……今天上午,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地面课堂——北京人大附中教室里,330余名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将在王亚平“老师”的带领下,探索太空的奥秘。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p><p> 据介绍,人大附中已具备了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为了配合此次太空授课,人大附中临时调整了学生们的课程表。安排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全校集中收看太空课程。为了充分利用此次太空授课的宝贵机会,学校还在学生中征集了想向航天员提出的问题。此前,教育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妥善调课,组织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晨报记者 王璐</p><p> <strong>讲些什么?</strong></p><p> <strong>或用水珠演示失重和液体表面张力</strong></p><p>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p><p> 对失重现象很多人并不陌生,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如何在太空中展示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演示液体现象,水是最简单的工具。有专家猜测,王亚平很可能在<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中展示如何回收漂浮的水滴。比方说,在“天宫”里不可能像在地面那样喝水,得用管子从杯子里吸水,吸完水后,倘若不拧紧杯盖,水就会“呼啦呼啦”地自己跑出来,到处乱飘。这可不得了,水珠飘进精密仪器里可就闯大祸了。怎么来收拾这些飘浮的水珠?航天员有诀窍,一下子就可以把它们制伏。谜底何在,就等“王老师”揭晓了。</p><p> 另据央视报道,刘洋带上<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的自行车,也将成为王亚平太空第一课的教具。这辆自行车本来是用于帮助航天员锻炼下肢肌肉的,因为在失重环境下长期飞行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太空自行车”又如何成为教具呢?这个答案也要等到王亚平开课后才能揭晓。</p><p> <strong>有谁参与?</strong></p><p> <strong>2至3名中学生参与“天地对话”</strong></p><p> “在太空中能烧水吗?烧水后的水汽会向上冒吗?”“如果钢铁在太空中熔化,往里充入气体,能制造出‘海绵钢板’吗?”“在太空可以进行哪些身体锻炼运动,出汗会比地面上多吗?”……</p><p> 有问才有答,为了这次太空授课,有关部门已经早早开始了准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于5月24日至6月10日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问题征集活动,网友提出的问题将有机会提交给“神十”航天员解答,或由参与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或航天专家在活动后期以访谈、文字或“微访谈”方式予以回答。活动还将选取2至3名热心提问的中学生到此次特殊课程的地面课堂,与300多公里之外的“太空老师”进行互动。目前,已经有数千网友提问。</p><p> 事实上,虽然此次太空课堂是面向中小学生的,但作为我国的首次太空授课,不少好奇的成年人也都在等待着这次难得的太空科普教育。</p><p> <strong>杨振宁或将助阵现场点评</strong></p><p> 为配合太空授课的直播,央视还从全国6所中学征集了几项“太空实验”设计,作为这堂太空科普课程的“地面课堂”。“地面课堂”内容已经于17日录制完毕,将在今天上午的直播中播出。其中,成都石室中学设计的太空实验方案,是做一把能在微重力状态下测量物体质量的“弹簧椅”,目的是为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测量“体重”。这一方案成功获选后,“弹簧椅”的制作成了难题。同学们在制作装置的过程中,经过数百次的修改,更换三个版本,“弹簧椅”才最终成型。</p><p> 有消息称,节目录制现场,还专门设有观摩点评互动环节。观摩团成员包括杨振宁、欧阳自远、孙家栋、栾恩杰等科学大家,以及来自清华、北大、港澳台高校的多位科学家,他们将与学生们探讨太空实验方案。</p><p> <strong>■专家点评</strong></p><p> <strong>科技含量高于6年前人类首次太空课</strong></p><p> 2007年8月14日,从中学教师成长为职业航天员的美国人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在25分钟的课时里,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一名学生问摩根:“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摩根听完,随手拎起身旁两名“彪形大汉”,一手一个带着他们悬浮在空中,还“装”出一副非常吃力的样子。另一名学生请求演示在太空如何喝水。摩根和她的同事从专门的饮品袋中挤出一些球泡状的饮料,然后四处追着吞食失重状态下在空中乱飞的红色泡泡,地面上的学生们不禁哈哈大笑。美国有近百万学生亲自参加或通过“提问” 方式参与了此次活动,全球已有近320万学生从空间站下载并分享这些课件。</p><p> “和芭芭拉·摩根进行的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这堂太空授课不仅单次时间更长,难度也更高。”有航天专家表示,美国女航天员摩根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后者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p><p> <strong>■延伸阅读</strong></p><p> <strong>挑战者号升空爆炸 首位太空教师换人</strong></p><p> 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左图)1951年11月28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85年,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教师航天计划”航天员选拔中,芭芭拉·摩根与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获选。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克里斯塔·麦考利夫牺牲。2007年8月8日,摩根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访问国际空间站,并于8月14日在太空授课。</p><p> <strong>■新闻链接</strong></p><p> <strong>太空授课考验中继卫星系统</strong></p><p> 据了解,此次授课将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实现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和回答。</p><p> 航天专家表示,2012年7月25日,我国发射“天链一号03星”后,实现了“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全球覆盖。“‘神十’是首个享受我国中继卫星全球系统服务的载人飞船,可以和地面随时对话,公众可以看到更稳定清晰的实时画面。”</p><p> 中继卫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中国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受带宽限制,航天员在太空中只能听到声音,无法看到地面高清画面。在中继卫星建立起“空空地”的传输通道后,电子邮件、视频通话等天地沟通交流更加多样。</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