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国务院批复《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 构建数字空间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543
0
2016-11-22 19:24:35
<p> [导读] 经济发展,测绘先行。在此基础上,加强应急测绘装备、应急测绘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测绘工作机制和部门间应急协作共享机制,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业务联网协同,全面提升应急测绘服务保障能力。</p><p align="center">
</p><p> 经济发展,测绘先行。</p><p> 找最近的公交车站、搜索美味餐厅……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位置服务背后都少不了基础测绘的支撑。</p><p>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明确了2015—2030年全国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一《规划纲要》有何重要意义,将给相关技术和产业带来哪些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王春峰。</p><p> 目标确定基于现实需求</p><p> 《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建立起高效协调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立体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到2030年,基本形成以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为核心的完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链条,具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能力。</p><p> 这些目标的确定是基于哪些因素的考量?王春峰说基础测绘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规划纲要》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基于新时期基础测绘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p><p> 他具体解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方面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相继提出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部署——“一带一路”战略、海洋强国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等等,客观上要求基础测绘发展要突破传统思维,在工作对象、服务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例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国家战略任务的实施需要在基础测绘保障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提供地理国情监测及信息服务。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意味着新时期应急测绘保障工作面临着广泛深入的需求。</p><p> 此外,技术发展是重要依据。基础测绘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其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当前,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相关技术快速发展,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加快组网,预计2020年形成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陆海观测卫星系统等空间基础设施重大专项正在实施。与此同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与基础测绘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应用和普及。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基础测绘生产模式和工艺流程的变革以及生产服务效率的提高,这就为基础测绘转型发展、提升能力准备了条件,也因而成为规划任务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p><p> 规划任务突出技术自主创新</p><p> 王春峰说,与上一版的相比,此次的《规划纲要》调整后的规划任务突出了测绘基准和卫星技术应用、突出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突出了技术自主创新,并注重边境、国外和海洋等方面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p><p> 他说,《规划纲要》主要有以下亮点:一是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其主要特征和相应的目标任务布局;二是首次明确提出了构建以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为核心的完整服务链条,进一步丰富了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内涵;三是进一步强化了卫星测绘应用,将其定位为现代测绘基准维护更新和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服务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四是进一步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的方向。</p><p> 他解释说,新型基础测绘是传统基础测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发展方向。经过多年努力,陆地国土基础测绘任务已基本完成。据“十二五”规划评估报告,目前,国家级和省级(除西藏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全面建成,基础测绘生产已实现由重点围绕地图测制更新等向重点围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维护更新等的转变;基础测绘服务内容实现由以提供基本比例尺地图纸质图件为主向以提供多样化数字产品、定制化制图服务以及地理国情监测、数字城市、应急测绘等个性化服务转变;基础测绘服务模式实现由统一窗口服务向窗口+网络化服务模式转变;以天文大地测量等技术为支撑的传统测绘基准已经完成向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测绘基准的转变。另外,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和由市场主导的产业化服务并行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的生产服务格局更加合理。</p><p> 重点推进基础测绘应用服务</p><p> 王春峰说,近些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根据不断改进基础测绘应用服务模式,已基本实现了多样化、网络化综合地理信息服务能力。《规划纲要》又进一步要求基础测绘应用服务要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并据此部署了相关任务。</p><p> 在数字城市建设应用方面,《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快推进数字城市、数字省区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地理空间和时空信息平台建设”等。这是基于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要求提出来的,也是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地下管网建设等的有力支撑。</p><p> 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应用方面,《规划纲要》也进行了部署。“天地图”实际上是互联网+地理信息的一个具体案例。经</p><p> 《规划纲要》确定的中期任务</p><p> 应用体系</p><p> 现代化测绘基准和卫星测绘应用体系建设,包括形成覆盖我国全部陆海国土,大地、高程和重力控制网三网结合的现代化高精度测绘基准体系及提升卫星测绘服务能力等。</p><p> 信息资源</p><p>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包括数字地理空间框架、重点地区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等。</p><p> 基础设施</p><p>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技术装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等。</p><p> 公共服务</p><p>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包括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工作体系、应急测绘等。</p><p> 标准工作</p><p>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包括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时空信息平台建设等。</p><p> ■延伸阅读</p><p> 新型基础测绘的四“新”</p><p> 《规划纲要》明确了新型基础测绘的特征为“全球覆盖、海陆兼顾、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其“新”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新”——将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纳入基本技术手段,充分体现测绘对新技术的把握和应用;工作内容“新”——以对现有数据库的维护更新和全球、海洋以及重点地区动态测绘为常规工作内容,实现全球覆盖和海陆兼顾;成果形式“新”——以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为主要成果形式,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多尺度融合和联动更新,不再局限于按计划生产纸质地形图;生产服务方式“新”——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网络化定制服务为主要生产服务方式,打破单一、呆板、离线的传统服务模式。</p><p> 过四年多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公安、水利、海关、税收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已经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转型的关键支撑。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推进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及应用”,关键是要继续强化其战略性地位,不断丰富信息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保证其接续性发展。</p><p> 在地理国情监测与应用方面,今年年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将全面完成,并转入到常态化的监测工作中。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标准体系,优化部门协作机制,形成成熟的监测业务工作体系”,是保证监测工作常态化的前提条件。另外,探索将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年度投资计划管理,也是实现其业务化的关键支撑。</p><p> 在应急测绘建设及应用方面,将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重点是要总结好四川、黑龙江等地区的应急测绘服务保障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强应急测绘装备、应急测绘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测绘工作机制和部门间应急协作共享机制,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业务联网协同,全面提升应急测绘服务保障能力。</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