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航天科技集团阅兵装备保障队伍阅兵村工作纪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416
0
2016-11-22 19:32:45
<p>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举世瞩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正在进行。</p><p> 54岁的胡立水微蜷着身体,与一名同伴坐在阅兵装备车辆驾驶室后面的狭小空间里。舱内几乎是密封的,即便天气入秋,这里温度也能达到近40摄氏度。看不到车外气势恢宏的阅兵场面,他只能靠远处传来的口号声和熟稔于心的时间流程,判断着车队的行进距离。</p><p> 胡立水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阅兵装备保障队伍中的一员。在阅兵当天,他的任务是随车保障装备平稳地通过天安门广场。</p><p>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通风扇在舱内“嗡嗡”地转动着,老胡汗湿全身。从车上下来,这个早年当过兵、有些沉默寡言的老航天依旧面容冷峻,只有在发出“阅兵一次、光荣一生”的感慨时,才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p><p align="center">
</p><p> 保障队伍成员于咸旗、胡立水、尹鲁逊、张圣智、贾其忠、禹双(从左至右)负责阅兵装备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p><p> <strong>航天人进“村”</strong></p><p> 为了厉行节约,本次阅兵没有新建“阅兵村”。老百姓们口耳相传的“阅兵村”实际上是依托北京周边地区或机场营区进行改造的阅兵训练基地。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曝出位于北京昌平阳坊镇的阅兵村外围照片。画面中的阅兵村戒备森严,从外面可以看到其内有建设中的模拟天安门观礼台。整个阅兵村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p><p>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阅兵装备保障工作正式启动,相关单位考核筛选进驻阅兵村人员的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终,集团公司内部19名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被选拔出来,其中10人重点负责集团公司型号装备的保障工作。</p><p> 在这支保障队伍中,多数人具有丰富的保障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硬朗作风,有人还参加过多次阅兵保障工作。“进村前后我们经过了好几轮严格政审,好在咱们航天人经得起审查。”来自一院泰航公司的队员贾其忠笑着说。</p><p> 其实集团公司“大部队”的装备保障工作要远早于人员进驻阅兵村。从去年年底开始,相关单位便为阅兵开始了产品生产、技术支撑、质量管控等一系列准备工作。</p><p> 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此次阅兵集中训练时间只安排了3个月。为提前完成跑车试验和对部队的驾驶、维修培训,减轻进村后的保障压力,一院和九院的两支队伍从3月起已经在不同地点开展起外围的预热训练。许多队员刚刚结束了那里的工作,便奔赴阅兵村。</p><p> 6月初,集团公司近20名保障人员随装备正式进驻阅兵村,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军营生活。</p><p> 出于节俭考虑,本次阅兵村里的多数装备没有库房存放,保障队员们大部分时间都要露天检查维修车辆。烈日下的训练场,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装备里的温度甚至高达60摄氏度。每个训练间隙队员们都要上车检查,往往进入装备不到5分钟,衣服就湿透了。一天的保障工作结束后,衣服上都是出汗留下的一条条白色盐碱印迹。</p><p> 训练初期,各型号装备由于处于磨合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前期的压力最大,一听到有什么问题,心里会咯噔一下。”来自一院15所的“90后”队员吴昊坦言,“后来在村里通过向前辈学习技术,积累经验,自己对保障工作也越来越有信心了。”</p><p align="center">
</p><p> “90后”队员吴昊正在检查阅兵装备车辆</p><p> 虽然集团公司为进村的航天人提供了强大的后方支持,但面对一些超出专业技术范畴的问题,“村里人”也有应付不来的时候。“刚开始挺没有归属感,觉得在里面没自己的组织在,出现任何问题人家都来找你。”来自一院15所的保障队伍负责人魏朔说,“但只要一想到我们在这里代表的是集团公司,就觉得不能给它抹黑,再难的问题我们也要想方设法解决。”</p><p> <strong>“村”里无小事</strong></p><p> 随航天人一起入村的,还有航天标准。在阅兵村里,再小的细节也会被航天人“小题大做”。</p><p> 针对此次阅兵装备保障任务,集团公司专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即保障队伍对于所抓总装备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都要在2小时之内上报,24小时之内反馈处理意见。“航天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让我们对装备非常放心。”部队用户如是评价。</p><p> 在一次跑车训练中,操作手发现一个车辆制动鼓温度偏高。为了不耽误部队第二天的正常训练,保障人员立即联系底盘厂商。等对方连夜从外地赶到阅兵村,已是凌晨1点多。双方马上开会对车辆问题进行复现、分析。第二天跑车时,相同的问题又反复出现了几次。为了彻查问题,出结论前的连续四个晚上,保障队员只睡过一晚的整觉。</p><p> 还有一次,装备车辆在训练时发生爆胎。这本是车辆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可到了航天人那里又被“放大”。保障队伍连夜将轮胎样本转送到后方化验,同时在现场对问题展开了验证、归零工作。后来,化验结果显示,问题出在内胎被误入的石子损坏,并无其他故障,队员们这才放下心来。</p><p> “今年的阅兵是我国首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大阅兵,具有与以往不同、更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参加过国庆60周年阅兵保障的队员禹双表示。</p><p> 在今年的无人机方队中,来自集团公司的装备保障人员只有1个名额,九院无人机所刚入职1年的李宇新挑起了这个重担。“孤军奋战”让这个航天新人每天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p><p> 无人机的姿态角是不是合适?螺旋桨叶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小到一个螺钉,大到整个系统,李宇新都会仔细确认,以使装备质量可靠且呈现整齐划一的面貌。</p><p align="center">
</p><p> 刚入职1年的李宇新首次参加阅兵保障</p><p> 阅兵村所在地为盆地地形,又逢今年北京夏季多雨,队员们进行装备保障时,常被不期而至的雷阵雨浇个措手不及。虽然装备已做了防水设计,但每次雨一来,李宇新还是顾不得运输平台打滑,本能地冲上车为无人机遮上护衣。有时候来不及从工具舱取出护衣,他就先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保护装备,然后再和几个小战士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平台覆盖上苫布。</p><p> “刚参加工作就能承担这样的重任,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只有把每个细节都做好,才不辜负单位对我的信任。”“90后”李宇新以超出年龄的稳重语气说道。</p><p> <strong>我是一个兵</strong></p><p> 在集团公司阅兵村装备保障队伍中,有些队员早年有过当兵经历,其他队员即使没有参过军,也有着相似的军旅情怀。</p><p> 阅兵村里的工作和生活采取的是准军事化管理模式。集团公司大部分保障队员所在的部队更是在航天人进村后,为大家举行了预备役授衔仪式。</p><p> “虽然是预备役,但感觉自己是部队的一员了,会拿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胡立水挺直了腰杆说。而这种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航天人在村里的一举一动。</p><p> 训练场地有限,队员们所在方队经常需要夜训。对大家来说,生物钟被打乱,凌晨2点爬起来配合部队作训,一直干到天微亮,是常有的事,可是没有任何人抱怨。</p><p> 此次集团公司参阅装备中,来自一院泰航公司的队员贾其忠、于咸旗、尹鲁逊、张圣智4人负责维修保养的装备车辆是新产品,部队操作手对其较为陌生。面对一些新入伍、驾驶基础薄弱的操作手,队员们以最大的耐心和最专业的态度,从车辆机械理论一点点讲起,手把手地教战士如何平稳操作车辆。操作手在驾驶中遇到任何大大小小的问题,也会来找他们。</p><p> 整个阅兵村的夏天,保障队员跟战士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老胡常常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当年的军营。小战士围着他说:“胡师傅,你们不是外人,我们感觉咱们就是一起的。”</p><p> 工作之余,航天人和部队也进行着组织纪律方面的融合。“其实,航天系统和军队在很多方面的要求其内核是高度一致的。”对此,同样早年当过兵的禹双深有感触。</p><p> 每次加班从训练场入口进入的时候,其他单位有的保障人员由于忘带证件被哨兵拦下。而善于学习和自律的航天人每次只要出现,一定会自觉地两人成排、三人成列、四人以上带队统一行走。“所以我们每次不仅可以‘刷脸卡’,战士们还会向我们敬礼。”张圣智一脸自豪地说。</p><p> 按照节俭办阅兵的原则,这次保障队员和部队住房全部依托于现有营房进行改造而成。禹双所在方队15平方米左右的宿舍里,摆着3张双层床,要住6个人。已经53岁的禹双上次阅兵住的是单人床,这次他一进村就主动换到了上铺。“客观条件虽然更艰苦了些,可是我们心里没觉得苦。”</p><p> 宿舍不大,几个航天大老爷们却把内务整理得井井有条。为了将被子叠出豆腐块的效果,他们甚至找人借来熨斗进行了“加工”。8月中旬,在大队的内务评比中,他们的宿舍被评为“优秀文明宿舍”。无论何时何地,在方方面面保持优秀领先,已经成了航天人的习惯。</p><p> 自进入阅兵村后,保障人员便再也没回过家。这期间,只有魏朔出了一趟“远门”,还是为参加一个归零会议。后来部队允许每周二晚外出一个半小时,但大家也从未动过回家的念头。</p><p> 装备转场进入阅兵村时,正赶上胡立水的爱人住院化疗。老胡几乎没有犹豫便选择了坚持守护装备。丈夫看似不近人情的抉择却得到妻子最大的支持。她托人捎话给老胡:“不要打电话给家里,人家部队不让做的事情你可千万别干。”</p><p align="center">
</p><p> 魏朔对装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记录</p><p> 其他队员家中也遇到相似的状况。一院519厂的李斌进村后,母亲就病了。家人怕他分心影响工作,一直隐瞒实情,直到母亲病愈才通知他。魏朔的妻子本来身体就不好,结果一对3岁的双胞胎儿子和照看他们的姥姥都病了。妻子只能放弃工作,在家照顾老小。七夕节当天,魏朔发了一条微信,请朋友们帮忙点赞,点赞凑齐一定数量,妻子就能收到他“远程”赠送的面膜了。魏朔说,这是他唯一能为妻子做的事情了。</p><p> 后方组织在了解到队员们家中情况之后,尽可能地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队员们说,这让他们感到温暖。如果不是靠着互相“揭发”,可能队员们的困难并不会被发觉。在家事上,大家总是把牙关咬得很紧。“没啥好说的。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接受采访时,倔强的老胡仍旧拒绝透露更多有关家中困难的细节。</p><p> <strong>阅兵倒计时</strong></p><p> 阅兵倒计时的电子屏幕遍布阅兵村各处。90天,60天,30天,10天,6天,3天……随着数字的变小,9月3日大阅兵的日子逐渐逼近。“相较身体上的劳累,确保万无一失的心理压力更大。”队员们告诉记者,“晚上做梦有时会梦到车辆出现故障。”</p><p> 其实,队员们在“大考”前已经将准备工作做到了近乎极致。自进驻阅兵村以来,集团公司的上百台装备历经方队训练、跑车试验和方阵训练,成功完成了13次合练及1次预演,累计平均行驶上千公里。装备在8月23日的阅兵预演中无任何质量问题发生。此外,集团公司配合保障的其他型号装备质量状态也非常稳定。</p><p> 预演过后,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吴燕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强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到阅兵村慰问了保障队伍,对大家前期的保障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大家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定要让装备和人员都保持住最好的状态。”集团公司领导一再叮嘱。“任务没结束,我们的预防、预想、检查工作就不会停止,一定确保阅兵任务胜利完成。请组织放心!”队员们纷纷表示。</p><p> 经过几天的休整和装备质量认证,保障队伍终于迎来了“大考”之日——9月3日。队员们从前一天就进入了一夜无眠的“待命”状态。</p><p> 夜色中的长安街上,只有各路人马集结的声音。待装备一到位,保障队员便跑步1公里到各方队对装备展开检查。从他们负责的第一个方队到最后一个方队,又是500米左右。这样的流程,他们已经不知演练过多少遍。进村3个月,队员们平均每人瘦了十几斤。</p><p> 检查装备时,队员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张检查表,逐项仔细地与操作手们确认着车辆状态。亲历过装备各种日、周、月检查以及集中整治的他们,见证着装备检查表由小册子变为几页纸,再由几页纸浓缩到此刻的一页纸。这是一个“书越读越薄”的过程,也是队伍对执行好此次任务信心建立的过程。</p><p> 2个小时后,这一轮检查进行得差不多了,天也亮了。之后装备每隔1小时就要进行1次启动检查,一共进行3次。保障队员手中表格上要检查的项目只剩十几项了。他们需要再次向操作手确认车辆的外观、操作及发动机等有无异常。待得到肯定答案,他们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静候阅兵式开始。</p><p align="center">
</p><p> 李斌在阅兵当天承担随车保障工作</p><p> 与大部分没机会通过天安门的保障队员相比,胡立水和李斌等3名随车保障人员是幸运的。尽管要蜷在本不是为坐人设计的车舱内,李斌看起来还是有些激动。由于看不到车外的景象,李斌只有屏住呼吸,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车体的每个细微动作。李斌对自己何时通过了天安门浑然不觉,他只知道,当车辆由保持平稳匀速行驶变为突然加速时,他的心也随之落了地。</p><p> “任务圆满完成了!”李斌内心呐喊着。“能坐在我们自己研制生产的装备上完成这样重大的任务,心情很不一样。”他回忆道。</p><p> 与李斌一样,当任务完成的那一刻到来时,所有参加阅兵保障的航天人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感受:“我们打了一场胜仗,往大了说,也是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