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商业发射考验航天大国成色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497
0
2016-11-22 19:40:25
<p> 最近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首飞成功,以及“一箭二十星”创造的一箭多星发射新纪录,吸引了不少目光。29米长的长征六号其实是一枚小型火箭,专门用来发射微小型卫星。这次发射的20颗卫星中,大的100公斤,小的只有几十克,比一部手机还轻。</p><p> 长征六号最大的技术亮点,是使用了最新研制的航天动力源——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使中国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二个掌握这种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国家。正是在这样一个绿色环保的火箭“心脏”的基础上,长征六号的商业前景被人看好。购买此次卫星搭载服务的客户给出好评:“用物美价廉来形容这次的多星发射是再合适不过的了。”</p><p> 对长征六号而言,一箭二十星并非为了显摆酷炫的火箭技术,国际航天发射市场这块“大蛋糕”才是长征六号首秀的最大目标。目前,火箭作为主流的天地交通工具,代表着人类进入太空的能力。尤其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后,火箭成为飞往太空的唯一工具。</p><p>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力度,大直径、大运载能力、低成本、无污染等成为运载火箭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以
火星
和地外小行星等深空探测为指向,大推力重型火箭重回航天舞台中心;另一方面,在越来越旺盛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牵引下,发展经济、灵活、便捷的运载火箭也成为一种趋势。</p><p> 要想在日益扩大的航天商业发射市场上分一杯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商业发射要求高效率、短周期、低成本,十分考验航天大国的能力。它不仅要求拥有进入空间的强大能力,也要能够将这种能力转化成标准化、通用化的质优价廉的服务。</p><p> 以长征六号为例,如果采取传统的火箭发动机,在商业市场就没有优势可言。新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使用的无毒推进剂则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优点,平均价格比现役火箭的推进剂低一个数量级。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二F火箭如果采用液氧煤油,每次发射可以节约推进剂费用上千万元。此外,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多次工作的能力,可以在此基础上研制重复使用的发动机,使运载火箭能天地往返、多次飞行。液氧煤油发动机还可以通过发动机台数的模块化组合,形成低轨道10—25吨、
太阳
同步轨道5—15吨、
地球
同步转移轨道6—13吨的运载能力,按需组装。研制这种液氧煤油发动机,经历15年,可谓一波三折,来之不易。</p><p> 尽管液氧煤油发动机不是专为商业发射准备的,但它用于长征六号发射多颗微小卫星的优异表现,恰恰说明,身为航天大国要敢于迎接技术挑战,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对中国这样的航天大国来说,成为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p><p> 商业发射的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火箭、卫星等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后续发射需求,长征六号采用了新的“三平”测试发射模式,使得火箭的发射准备周期从原来的10多天缩减到7天。随着发射费用的降低、发射市场的壮大,火箭、卫星的研制将进入更为良性的循环。</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