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新型飞艇成功驻留临近空间 或替代亚轨道卫星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487
0
2016-11-22 19:42:40
<p align="center">
</p><p> 资料图 来自中国航空报</p><p> 科技日报10月14日消息,10月13日2点10分,我国首个军民通用新型临近空间平台“圆梦号”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功放飞。</p><p> 这是全球首次具备持续动力、可控飞行、重复使用能力的临近空间飞艇飞行,也是首次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商业服务的飞行。本次飞行搭载了客户的宽带通信、数据中继、高清观测、空间成像和空中态势感知等系统。截至记者发稿时,飞艇正在20公里高度指定范围驻空和飞行,系统一切正常。</p><p> 记者在发射现场看到,“圆梦号”是一艘巨大的银色飞艇,体积达18000立方米,依靠氦气浮力升入空中。它采用三个六维电机的螺旋桨,升空后依靠
太阳
能提供动力,按计划将驻空48小时。</p><p> “圆梦号”由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共同研制。</p><p> 在发射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告诉记者,临近空间是指距
地球
表面20千米到100千米之间的区域,是传统航空空间和航天空间的接合部。由于受到物理高度和空气密度的影响,传统航空器和航天器都无法在这一空间内飞行,因而成为普通航空飞行器最高飞行高度和天基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极为特殊的区域。</p><p> “圆梦号”采用太阳能和持续动力,能自主和遥控升空、降落、定点和巡航飞行,可执行通信覆盖与中继、对地成像与观测等多种任务。</p><p> “临近空间飞行器最大的难点在于升上去,还要留得住,由于临近空间昼夜温差极大,对材料及系统控制要求极高。”于全告诉记者。</p><p> “我们的囊体材料更轻,承受的压力更大,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率超过18%,而且航电系统也是全球最轻的。”南江空天董事长林立新告诉记者。</p><p> 新闻背景</p><p> 据中国航空新闻网资料,由于对临近空间潜在的巨大商业、政治和军事利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等在内的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临近空间进行探索的力度和频率,纷纷展开各类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的研制。</p><p> 从经济上来讲,临近空间开发利用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布置在该空域的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NearSpaceControllableAerostat)来替代亚轨道卫星部分功能,完成各种以前只能靠卫星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农作物产量估计、天气预报、恶劣天气预警、大地观测、通信中继等,从而大大降低业务成本和提高综合效益。</p><p> 而从国防安全方面来讲,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能够凭借高度上的优势,用于早期预警、战时通信保障或攻击平台等。尤其重要的是,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作为空、天飞行器之间的协作中继,弥补空天一体化的作业缝隙。由此不难看出,临近空间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必将是人类探索和利用天空的下一站。</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