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跨越10年,中国航天走进东盟市场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479
0
2016-11-22 19:52:26
<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攻关历程记</p><p> 11月21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下属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韩庆平看着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乘长三乙火箭奔向太空,内心着实激动了一回。</p><p> 从2006年至今,10年间类似于“过山车”的跑市场经历,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重现在他的脑海中。</p><p> <strong>双赢:打开市场 拨云见日</strong></p><p> 作为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的总承包商,亚太公司在撬动中国卫星进入东盟市场这块巨石的同时,也使自身发展迎来了拨云见日的东风。</p><p> 1998年,亚太公司怀揣“分国际市场一杯羹”的希冀成立了,然而直到本世纪初,该公司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05年我刚来时,公司基本处于欠账状态,没有流动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更没有项目。”韩庆平回忆。</p><p> 2006年,经多方调研,韩庆平了解到老挝的木薯在制造新型清洁能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于是派团队去实地考察。不料当时的老挝正进行国家电信改造,华为和中兴都提出了各自的无线宽带方案,前来考察木薯的团队被合作伙伴请上专家席,当起了评判。</p><p> 考察团队了解到,10多年来,老挝一直想拥有一颗自己的卫星,解决700万人口看电视和上网的问题。1996年,美国的一家公司同意为他们研制发射卫星。但是,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使泰国出资建设了一半的地面站工程下马了,留下一片烂尾楼。</p><p> 亚太公司决定主动出击,攻下卫星出口这道关。</p><p> 然而这时,美国、法国、俄罗斯的航天界“大亨”也都通过各种渠道,试图插手老挝卫星项目。来自中国的这个公司,老挝人闻所未闻,甚至以为是骗子公司。老挝有关部门找到了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准备调查这个来历不明者。</p><p> 好在大使及时向老方介绍了亚太公司的航天背景,消除了老挝政府的疑虑。</p><p> 之后他们不知闯了多少次关,经历了多少轮沟通,2007年7月,老挝政府终于授权科技署同亚太公司开展项目合作,亚太公司终于拿到了入场券。</p><p> <strong>破题:过关斩将 障碍尽扫</strong></p><p> 亚太公司第一次“吃螃蟹”,就碰到一个“个儿大的”——以往卫星出口项目中所包含的所有内容,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都有,此外还包含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以及参与后期卫星资产管理运营服务。</p><p> 当被问及为什么第一次做,就敢把项目做得这么大时,韩庆平说:“做市场久了,直觉告诉我要换位思考,把他们的顾虑考虑清楚。有通信需要,我们给他们发射卫星;不懂应用,我们给他们建立一整套地面应用系统;没有人才,我们就与他们一起管理运营……”</p><p> 为了拿出因地制宜的方案,亚太公司派出调研人员,实地勘察老挝各地的基础设施情况,然后带着方案一次次与老挝当时的项目主管部门科技署沟通,终于在2009年签署了《老挝卫星项目谅解备忘录》,2010年签订了《老挝卫星广播通信系统建设合同》。2011年12月30日,中方与邮电部签署了老挝卫星项目相关合同。</p><p> 卫星和火箭在实际研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变化,也曾给协调工作带来了反复。</p><p> “只要老挝方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耐心沟通解释。”亚太公司卫星应用事业部副总经理赵阳说。</p><p> 为了能提出让老挝方接受的贷款方案,亚太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一起谋划,商讨对策。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混合贷款模式解决了问题。</p><p> 在贷款协议签订一个月后,2012年12月1日,中老双方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了老挝卫星项目启动会。至此,经过6年的磋商,老挝卫星项目终于走到了实质性的关键阶段。</p><p> <strong>征程:协作攻关 完美收官</strong></p><p>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实施可谓是航天家族的大联动。</p><p> 项目签订的是三方协议,其中亚太公司抓总整个项目,长城公司负责空间段部分。再往下细分,一院负责火箭研制,五院负责卫星研制,中国卫通配合亚太公司为老挝方的轨位协调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万源实业承担地面站设计工作,航天恒星负责地面应用系统建设,香港亚太参与卫星监造……</p><p> “我们在整星出口项目中探索出来的一套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亚太公司。”长城公司卫星应用部经理周威说。正是由于大家团结一心,他们才能一路势如破竹。</p><p> 据周威介绍,东四S平台继承了东四平台的成熟技术,长三乙火箭又是一发成功率接近100%的成熟型号,所以空间段项目执行起来比较顺利。</p><p> 然而地面段就比较复杂了。据万源实业下属的航天神坤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经理虢亮介绍,地面站是在原有两座烂尾楼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p><p> 那是上世纪90年代泰国财团出资建设的地面站,设备安装尚未完成。玻璃、门窗已经损坏,成了附近居民所养牲畜的乐园。</p><p> “它最初只是一个测控站,如今却要改造成集测控、运营管理、电视编播、合资公司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构,难度很大。”虢亮说。</p><p> 前来勘察的设计人员一时犯了难。老的地面站是按照泰国标准设计的,建设图纸资料不全。所以,他们先对现有建筑物、周边环境及地质情况进行了摸底,再用数据套用我国现行规范后确定如何进行改造,对可以用的结构进行加固,对不符合要求的设施进行拆除,并修缮破旧的建筑物,建设配套设施。</p><p> 如今的湄公河边,占地12公顷的地面站已经落成,办公楼、宿舍楼、射频机房、发电机房和变电所、停车场等一应俱全,办公楼东侧、南侧,四副直径为13米的天线像大耳朵一样朝向东南方,做好了迎接和欢送卫星信号的准备。据老挝政府透露,地面站今后将被作为老挝高科技展览馆,向世界开放。</p><p> 中国航天在整星出口项目中,一贯的做法是不仅要为他们发射卫星,还要指导他们使用卫星,真正让卫星“星尽其用”。</p><p> 例如在轨位协调方面,中国航天组成了专家团,手把手地教老挝人与越南、日本、俄罗斯等国开展轨位协调,并为老挝培养和储备了一批卫星轨位资源协调人才。据悉,中方累计为老挝培养了三批共50名卫星相关技术人才。</p><p> 在走出去的路途中,中国航天输出的不仅是资源、人才,还有经验。在世界航天版图上,中国航天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这份担当与坚守,必将给更多人民带来护佑和福祉。</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