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航天探索商业发射新空间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264
0
2016-11-22 19:53:34
<p> 近年来,我国航天“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老挝卫星项目“天地一体化+商业运营”的新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我国卫星发射管理系统的更加智能、服务模式的更加多元、客户定位的更加精准,中国航天将在增长迅猛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p><p> 11月21日0时07分,“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航天向东盟地区出口的首颗卫星。但老挝卫星项目的意义还不止如此。据介绍,中方不仅负责发射,还会为老挝建设卫星系统,并一道开展商业运营。这开创了中国航天“天地一体化+商业运营”的国际合作新模式。该模式是如何获得老挝青睐的?它又将给中国航天商业运营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采访。</p><p> 项目分两阶段进行</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老挝卫星项目的总承包商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下属的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亚太公司”),发射卫星的长征三号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而卫星则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p><p> “中国航天是在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对手经过激烈竞争后,才赢得了老挝项目的。”亚太公司总裁助理丁咏冰向记者回顾了这一项目的主要历程:2006年,老挝政府启动“国家电信改造计划”,并邀请亚太公司协助对电信改造计划进行技术论证,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2010年,双方签署《老挝卫星广播通信系统建设合同》;2012年,老挝卫星项目在老挝首都万象正式启动。</p><p> 另据了解,老挝项目分为建设和商业运营两个阶段。在建设阶段,由中方为老挝发射一颗广播通信卫星,并建设卫星地面测控系统和卫星广播通信系统;在商业运营阶段,老挝将与亚太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以老挝市场为切入点,开拓湄公河次区域地区卫星通信市场,为当地提供卫星电视直播、卫星通信系统集成、无线宽带接入等服务。</p><p> “卫星在轨交付后,项目将转入第二阶段。”丁咏冰说,目前中老双方已经签署了合资公司股东协议,共同开展老挝卫星项目商业运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其中老挝卫星国有企业出资45%,亚太公司出资35%。老挝卫星项目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p><p> 新技术带来新体验</p><p> “‘老挝一号’卫星所使用的东方红四S平台,首次采用了综合电子系统、国产锂离子蓄电池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卫星承载能力和技术水平。”“老挝一号”通信卫星总设计师李峰说,东方红四S平台能够帮助卫星以更小的体积和更少的重量实现更多的功能。</p><p> 李峰介绍,综合电子系统让卫星管理更加智能,以前靠硬件实现的控制,现在只用软件运行就能实现。“以前的软件如同一个个孤岛。比如,一台计算机控制卫星温度,另一台控制卫星姿态,它们之间很少交互。如今,通过综合电子系统,所有软件都在一个系统内运行,这样就能实现信息更高效的沟通和利用。万一出现某些故障需要关掉次要载荷,综合电子系统便能按照地面指挥的策略自动执行。”</p><p>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总指挥周志成表示,东方红四S平台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满足国际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基于东方红三号平台和东方红四号平台研发出的全新平台。该平台从容量上介于两平台之间,属于中型通信卫星平台范畴。在载荷、分系统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整体效能实现了跃升,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可以说,该平台具备‘小而精’的特点,很好满足了中等容量、高技术指标的国际用户需求。”周志成说。</p><p> 据介绍,应用在“老挝一号”卫星上的新技术,将会移植到东方红四系列平台上。凭借“老挝一号”卫星的研发,提升了东方红四系列平台的水平,也加速了东方红五平台的研制。</p><p> 国际市场前景广阔</p><p> “一个新平台、新模式的推出,如果不能很好地提升用户体验,就很难推广得开。”岑拯说,今后中国航天“走出去”提供整体化服务一定会更加注重挖掘用户的需求,更加注重改善用户的体验。</p><p>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国航天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今年8月,航天科技集团提出,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一个“16+4+4+X”,即由16颗0.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微波卫星以及多颗视频高光谱等微小卫星组成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并将于2016年年底前执行首次发射。今年9月,航天科技集团成立北京四维商遥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以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观测能力的全天候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以及针对国土资源调查、测绘、国防安全、环境监测、金融保险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增值服务。</p><p> 美国知名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将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030亿美元,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年均增长率保持1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对已经形成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与服务提供的完整产业链的中国航天来说,还有更多空间、更多机遇有待探索、开发。</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