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吴祖泽星”正式获得国际命名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285
0
2016-11-22 19:54:00
<p> [导读] 军事医学科学院11月30日在京举行“吴祖泽星”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副主任杨捷兴研究员宣读国际命名公报,决定将盱眙观测站在2007年10月9日发现的20780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祖泽星”。至此,广袤无垠的宇宙
太阳
系里又将有1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p><p align="center">
</p><p>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张丽萍向吴祖泽院士颁授“吴祖泽星”命名证书。姜锡娟 摄</p><p align="center">
</p><p>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政委殷志红向吴祖泽院士赠送“吴祖泽星”天体运行模型。姜锡娟 摄</p><p> 军事医学科学院11月30日在京举行“吴祖泽星”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副主任杨捷兴研究员宣读国际命名公报,决定将盱眙观测站在2007年10月9日发现的20780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祖泽星”。至此,广袤无垠的宇宙太阳系里又将有1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p><p> 作为小行星发现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海斌研究员介绍了“吴祖泽星”轨道运行和发现情况。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张丽萍向吴祖泽院士颁授“吴祖泽星”命名证书,并致贺词。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政委殷志红和紫金山天文台汪琦研究员赠送“吴祖泽星”天体运行模型、命名铜匾和轨道演示光盘;贺福初院士宣读中国科学院发来的贺信;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野战输血研究所原所长裴雪涛少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殷志红政委代表该院党委讲话;最后,吴祖泽院士作学术报告《我的科研生涯》。</p><p> 吴祖泽,专业技术少将,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5年10月19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奠基人和实验血液学的先驱,在长期进行造血干细胞基础理论和临床转化的研究中,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迄今存活超过30年,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1项,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9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荣誉称号。</p><p> 据悉,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2011年10月,为纪念人类视觉与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顶盖前核暨“蔡氏区”的发现者,我国生理学奠基人、航空、航天和航海医学、劳动生理学创始人,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蔡翘院士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曾将编号为207681号小行星命名为“蔡翘星”。此外,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吴孟超、李振声、孙家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曾先后获此殊荣。</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