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版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曝光 航母杀手精度跃升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479
0
2016-11-22 19:55:47
<p align="center">
</p><p> 原文配图:东风-21D。 </p><p>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前报道称,中国正在构建由138颗卫星组成的侦察卫星系统,类似于美国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PGS)。事实上,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公布了类似的天基监视系统。</p><p> 无疑,中国新一代天基海洋监视系统呼之欲出,将进一步增强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作战能力。</p><p> <strong>反航母体系的有效支撑</strong></p><p> 在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神秘的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首次公开亮相,更令人意外的是,射程更远且具备打击水面战舰能力的东风-26导弹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p><p> 以航空母舰为核心成员的航母战斗群具有很强的攻防能力,可以说是当今作战能力最强的舰艇编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航母的“生命周期”还有很长,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如电磁弹射器、第四代舰载机——的出现也进一步增强了航母的进攻和防御能力。可以认为,航母仍然是未来的“海上霸主”。美国这个航母大户在冷战后多次派遣航母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深深刺激了中国,东风-21D、东风-26等以航母为主要作战对象的武器就是被美国硬生生逼出来的武器。</p><p> 但东风-21D、东风-26只是中国整体反航母体系的一部分,其有效作战离不开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的支持。众所周知,海洋面积占
地球
总面积的71%,航母在广袤的大海中如同“一叶扁舟”。反舰弹道有效打击航母首先必须知道其在哪里,由于航母一直处于航行之中,实时侦察监视航母并精确定位是有效实施反航母作战的前提条件。</p><p> 覆盖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重访时间短等优点让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成为海洋目标监视的重要平台。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一直积极发展该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相关单位开始探索和研制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p><p>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侦察卫星系列、光学侦察卫星系列为主的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一般情况下,电子侦察卫星发现目标后,召唤光学侦察卫星进行成像侦察。</p><p> 以此为基础,中国拥有了一套满足最低限度要求的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海洋监视能力。但有道是“金无足赤”。为进一步支持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作战,部署侦察监视能力更强的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迫在眉睫。</p><p> <strong>小卫星星座将成未来主力</strong></p><p>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部署138颗低轨道卫星(光学、雷达、电子侦察卫星)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和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的重访能力,基本具备实时侦察监视航母的能力。</p><p> 在小卫星技术成熟之前,卫星平台只有两种选择,中型和大型卫星平台。中、大型卫星平台追求高性能、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等指标,造成的结果是卫星造价非常昂贵,部署100多颗卫星组成的海洋监视系统将是一个耗资庞大的工程,考虑到卫星发射能力和寿命,费用会进一步上涨。</p><p> 小卫星的进步和快速发射技术的成熟,短时间部署100多颗卫星组成的海洋监视系统成为可能。小卫星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周期短、发射费用少等优点,可使用中大型火箭采用“一箭多星”发射,或者使用小型快速响应火箭机动发射,即使战时损失,可快速布网发射。此外,敏捷性强的小卫星还具有很强的侧摆机动能力,可进一步缩短重访周期。</p><p> 目前,中国小卫星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以今年10月份发射的“吉林一号”商业遥感卫星组星为例,主星重420千克,空间分辨率0.7米,两颗视频卫星分辨率达1.2米,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的水平。</p><p> 在快速响应发射方面,中国已经成功发射快舟、长征-11和长征-6等小型运载火箭,长征-6号小型液体火箭发射准备时间在一个星期之内,具备“一箭多星”发射能力,一次发射可将10多颗50千克级别的小卫星送入太空。快舟和长征-11号火箭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具备24小时内应急响应发射的能力,并且长征-11号火箭也具备“一箭多星”发射能力。此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还在研制运载能力比快舟1运载火箭更强的快舟-11和快舟-21,可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空间快速响应能力。</p><p> 根据公开报道,国内已经有多家单位推出了小卫星全球布网星座计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计划由30颗小卫星组成,可提供重访周期小于2小时的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图像。</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计划在2022年左右建成16颗0.5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4颗高端光学遥感卫星和4颗雷达遥感卫星及多颗视频卫星等微小卫星组成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并将于2016年年底进行首颗卫星的发射。</p><p>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提出的小卫星星座计划更加庞大,计划以“吉林一号”卫星为基础,分4个阶段逐步建立起由138颗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星座。</p><p> 众所周知,军民两用是航天的一大特色,这些商业遥感卫星的航天信息产品完全可以提供给军方,加上军方自身不断发展的天基海洋监视系统(有消息称,军方用于海洋监视的卫星未来将配备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侦察卫星,侦察监视能力进一步提到),可极大增强中国的海洋目标监视能力,让航母这样的“大块头”无处遁形,从而更有效支持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的反舰作战。</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