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全国人大代表胡浩:中国人登月越早去越好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514
0
2016-11-22 20:15:29
<p align="center">
</p><p> 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效果图</p><p> 几乎每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探月三期总设计师胡浩都会聊“载人登月”,今年,他再次提及这一话题。3月4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他说,“中国人一定能登上月球,既然要去,越早越好”。</p><p> 中国探月工程在2020年之前均为无人探测,分“绕”“落”“回”三步走,一般来说,这些步骤走完之后,就可以开展载人登月。如今,前两步已经成功完成,最后一步“回”在2017年前后完成在即,载人登月的计划便显得更加紧迫。</p><p> “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胡浩说,通过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月三期再入返回试验等任务,中国已经走通了月球着陆、月球考察、返回
地球
这条路,未来一旦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就意味着从月球上起飞,再回到地球的路子也将打通。</p><p> 事实上,三步走的月球探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将来的载人登月做准备——走通地月之间的道路。而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载人”与否。</p><p> 然而,在胡浩看来,“载人”这个新因素,带来的技术挑战并不小——载人之后,飞船的当量就会变得更大,这对火箭推力的要求就会变得更高。而这,正是我国目前在载人登月领域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现有长征火箭型号,都有些力不从心”。</p><p> “只有把更重的东西打上去、再接回来,未来才敢于、也才有能力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去再接回来。”胡浩说。</p><p> 2017年前后,执行首次月球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其重量将是嫦娥三号的两倍以上。为此,我国推出迄今为止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一来为完成嫦娥三号任务,二来也是为未来载人登月做准备。</p><p> 据记者了解,长征五号的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吨,可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空间站和月球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发射任务,届时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将真正进入和美俄并驾齐驱的时代。</p><p> 不过,胡浩提醒说,新火箭和发射新火箭的海南文昌新发射场,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磨合,一旦哪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中国人的登月进程。</p><p> 此外,与月球探测不同,载人登月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航天员所必需的“生命保障系统”——食物、氧气和水的再生。这一点在胡浩看来,并没有太大的阻碍,只需要在未来的研制试验中进行更多的磨合。毕竟,自神舟五号等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我国的生保系统已经比较成熟。</p><p> 胡浩还告诉记者,目前航天界已组织了不少论证,大家普遍认为中国人登月是迟早的事。</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