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五赴酒泉航天城总有一些感动永远是新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321
0
2016-11-22 20:23:00
<p align="center">
</p><p>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踏出实质性的第一步,是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的发射开始的。</p><p> 钱江晚报追逐中国载人航天这个伟大的梦想,可以追溯到2002年12月。当时,本报记者兰杨萍与摄影记者杨晓轩第一次赴酒泉,在零下20℃的严寒中见证了“神舟”四号的发射。</p><p> 此后的10多年,钱报记者以接力的形式,继续追逐中国航天梦,每一次发射都会到现场采访。</p><p> 作为钱报科教部的记者,我有幸成为追逐中国航天梦队伍中的一员,从2008年“神七”发射,到2011年“天宫一号”、“神八”,再到2012年、2013年的“神九”、“神十”,我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p><p> 追梦,一直在继续。</p><p> 去了这么多次酒泉,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2008年采访神七载人飞船升空。 50秒准备,所有人都往前冲,都想靠现场近一点;20秒倒数,我真的不敢眨眼,生怕错过什么;10秒倒数,我的心揪起来了!所有人一起倒数9、8、7,喊到4秒的时候突然全场鸦雀无声。</p><p> 一阵火光喷射出来,火箭庞大的身躯开始往上升,刚飞过发射塔顶端,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传来。火箭越飞越高,夜晚里看不清其他的,只能看到喷射出来的火焰。</p><p> 每个人的眼睛都没有眨,我们的目光一直盯着越来越小的那个亮点,穿过一层云,再穿过一层云,直到每个人的脖子不能再往上抬为止。</p><p> 短短20多秒,让我觉得,整整两周的煎熬,真值。</p><p> 仍清晰记得,看完发射回住处的路上,一对父子的对话。6岁的小孩问爸爸:“航天员在火箭里吗?”“是啊,他们就在那里。”“能看到我们吗?”“肯定看得到,他们肯定在向我们挥手。”“爸爸,长大后我也要坐火箭,我会在火箭里向你挥手的。”</p><p> 这段感人的对话,至今仍然藏在我心里,成了每一次面对艰难采访的动力。</p><p> 作为一家地方性媒体,钱江晚报10多年追逐中国载人航天梦,以一次次独家的、全方位的报道,一点都不逊于那些全国性媒体。2011年8月19日,本报刊登了8个版的《钱报大现场》,对“天宫一号”发射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报道。其中关于“天宫一号”的专家解读全国独家,全国转载的网站有4000多家,引用文章内容的媒体不计其数。</p><p> 航天梦是伟大的,但同样也是平凡的——</p><p> 在航天城里,我认识了不少浙江老乡,有做生意的,有在医院当医生的,还有在发射中心做技术的。浙江人在航天城挺能干的,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p><p> 在那些年的采访中,他们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没有他们,采访会难上百倍。</p><p> 我还记得2013年的神十发射,是在下午。酒泉阳光灿烂,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缕白云,有些微风拂过。</p><p> 明亮的橘红火光、巨大的烟尘、剧烈的震感,直到火箭慢慢变成一个光点,逐渐地离开了视线……现场目击了多次火箭发射,这些已经对我不再像过去那么令人激动。但是每次发射,总有一些感动永远是新的,它们来自人,活生生的人,撞击着我的心。</p><p> 那次,一位退伍老兵笑着对我说,他以前就是在这里当兵的,当年有发射任务的时候,他们只能远远地负责外围的警戒,没什么机会来这边体验发射。他说,退伍之后就在这边呆了下来,这次陪妻子过来好好看一次发射。正是无数这样的平凡人的奉献,让中国的载人航天梦,梦想成真。</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