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空间实验室”实践十号成功归来 中国将研制新一代返回式卫星 ...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528
0
2016-11-22 20:27:53
<p align="center">
</p><p> 4月18日,工作人员在回收现场展开相关工作。新华社发(熊力学摄)</p><p>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 在太空充当了12天临时实验室的实践十号卫星18日下午携带小鼠胚胎、蚕、果蝇、线虫、水稻、拟南芥等“乘客”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说,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返回式卫星迎来第二个春天,而且也成为中国首颗在四子王旗采用弹道式回收的返回式卫星。</p><p> <strong>卫星通过太空和返回之旅严酷考验</strong></p><p> 据悉,实践十号卫星共承载了19个实验项目,其中包括生物辐射盒、家蚕培养箱、植物培养箱、高等植物箱、胚胎培养箱在内的15台设备随着返回舱归来,而其他设备则留在太空中,继续开展3至5天的实验。</p><p> 实践十号卫星是中国第25颗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专门为“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研究量身定做的首颗“微重力”卫星,不仅利用中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紧密围绕有关能源、农业和健康等领域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结合航天器防火等关键技术需求,在促进地面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发展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空间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 据悉,返回的11项实验载荷共计15台设备均状态良好,在经历了太空严酷的环境和返回之旅的考验之后,它们均保持了适宜的温度和相关环境。</p><p> 赵会光说:“本次卫星任务的圆满成功,验证了返回式卫星的一系列核心技术,为返回式卫星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后续发展进一步拓宽了道路。”</p><p> <strong>将研制新一代返回式卫星</strong></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唐伯昶说:“实践十号卫星的承载能力、微重力水平、实验载荷服务支持能力等均进一步提升,将成为中国新一代安全可回收、适应中长期在轨实验、应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p><p> “为了满足科学实验的需要,我们还要研制新一代返回式卫星。下一代返回式卫星将在能源、控制、数据管理、结构、热控等方面有比较大的改进。”一直从事返回式卫星研制工作的唐伯昶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安装更多的有效载荷,创造更好的微重力环境,飞行更长的时间,以获得更多更好的科学实验成果。”</p><p> 以前,中国返回式卫星落区选择在四川遂宁,而此次实践十号卫星回收场选在了内蒙古四子王旗,这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总指挥邱家稳介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腹地四川中部的山区人员密度增大,新建房屋林立,卫星在此回收会给老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此外,那里的山丘密林以及江河峡谷会给卫星寻找带来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中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建成并回收多艘神舟飞船的载人航天回收场,进行实践十号回收,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p><p> <strong>航天器返回技术仍有诀窍</strong></p><p> 中国是第三个突破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返回式卫星成为中国发射最多的卫星系列。在实践十号之前,中国共研制了国土普查卫星、摄影测绘卫星、空间育种卫星等合计6种型号、24颗卫星,卫星平台经过了三代跨越。</p><p> “返回式卫星中有许多关键技术到目前仍然是诀窍,例如再入防热技术、姿态控制、回收软着陆技术等,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也是在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伯昶说。</p><p> 赵会光说,返回式卫星作为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无人值守,具有更好微重力水平,适应载荷射前操作和适时返回支持能力强,系统规模适度,工程实施代价低等。</p><p> 近年来,返回式卫星在空间科学领域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发挥。据不完全统计,在实践十号之前,返回式卫星曾完成13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7项空间材料加工实验、23次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3次微重力测量实验,以及900多件植物种子、微生物、虫卵,100多件空间辐射剂量测量,20多件航天用器件的无源搭载实验。此外,还完成了熔体表面和液固界面特性、空间细胞培养等空间科学实验。</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