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陕西高校首个卫星测控地面站在西北工业大学落成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499
0
2016-11-22 20:34:52
<p align="center">
</p><p>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小筑致词</p><p> 【环球网军事-航空航天4月26日报道 】4月24日,西工大开展“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六十周年系列纪念暨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 当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地面站”落成仪式在航天学院举行。据悉,这是陕西首个高校建设的卫星测控地面站。党委书记陈小筑在仪式上,代表师生向老一代中国航天人致敬,并希望以航天精神助推加速学校的“双一流”建设。</p><p> 同时,西工大“大学生微小卫星及应用创新基地”正式揭牌,陕西省首届“大学生微小卫星载荷与应用大赛”也就此开幕。校领导陈小筑、万小朋、张海兰与近百位师生一起参加了活动。</p><p> 2016年,正值中国航天事业开创60周年。今年的4月24日,是我国设立的首个“中国航天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西工大师生通过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活动,庆祝这个中国航天事业的节日。</p><p> <strong>以航天精神助推“双一流”建设</strong></p><p> 4月24日当天,碧空如洗、阳光和煦。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顶层的露天平台上,伫立着着两个巨大的球形建筑,它们就是新落成的“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地面站”。 </p><p> “60年前,中国的国力和教育、科技水平还非常落后,但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以勇气和魄力开创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他们知道,只有航天强,国家才能强;只有航天强,我们才能有强大的国防科技力量;只有航天强,我们才能有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航天强,中国才能富强和繁荣。”西工大党委书记陈小筑在致辞中说。 </p><p> “我们不能忘记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老一代航天人致敬!” </p><p> 航天日的核心内涵是航天精神的传承,陈小筑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种航天精神的传承,对中华民族意义深远。” </p><p> 我国许多行业在最初的发展历程中,都要依靠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而航天事业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陈小筑讲到:“中国航天的许多核心技术,是靠我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6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p><p> 陈小筑深情回忆了西工大航天教育科技事业的开拓者陈士橹院士净水深流的航天情怀,饶有兴致地讲述了“航天父子兵——周凤岐、周军”两代工大人在航天领域的坚守与追求。她希望西工大学子对航天科学保持高度的热爱,对国家的航天事业抱有高度的责任心,“不仅从老一代航天人手中接过事业的接力棒,更重要的是让航天人的精神代代相传。” </p><p> 看到活动现场朝气蓬勃的航天学子,陈小筑高兴地说:“作为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航天人,你们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的学生一起,共同发起参与欧盟QB50计划,向着以航天为人类谋福祉的美好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我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西工大学生从这个卫星测控地面站出发,开展越来越精彩的航天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校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希望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能成为航天事业的佼佼者。” </p><p> 最后,陈小筑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殷切希望。 </p><p> 一是要努力传承航天精神和西工大精神,做有责任、有梦想、有作为的新一代航天人。她希望大家从西工大的发展历史中、从前辈老师身上,继承发扬西工大精神,“让公诚勇毅校训、三实一新校风融入血液、成为基因。” </p><p> 二是要大力培植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作为西工大的学子,不能只满足于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要积极投身实践,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把所学能力和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争做“三航”领域的帅才。 </p><p> 三是要全力抢抓机遇,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西工大人要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p><p> “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们西工大人共同的梦想。西工大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特色,这样才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p><p> <strong>西工大建成欧盟QB50项目亚洲区最大卫星测控地面站 </strong></p><p> 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主任、西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周军介绍,西工大卫星测控地面站具有无线电测控能力和光学测控能力,可对QB50项目所有的50颗卫星进行测控。 </p><p> QB50项目启动于2011年,是由欧盟出资,由比利时冯卡门流体动力学研究所联合欧空局、西北工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研究机构共同提出的。项目聚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采用 50 颗卫星组网,对目前人类尚未深入涉足的低热层(90 到 300 公里)大气进行数据采集工作,采集内容包括中性粒子、带电离子的组成与分布、阻力参数、大气温度与磁场多点在轨测量等,同时,这50颗卫星还将有助于对卫星再入大气层过程进行相关研究。 </p><p> QB50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参与国家与地区最多的微小卫星国际合作项目,也是目前在研项目中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航天项目。 </p><p> 西北工业大学与比利时冯卡门流体动力学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一起,作为QB50项目全球3个飞行任务控制中心,同时,西工大还是项目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因此,“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地面站”将担任QB50项目所有50颗卫星的测控和信息接收任务。这在参与该项目的7所中国大学中是唯一的,也是陕西唯一拥有卫星测控地面站的高校。 </p><p> 西工大卫星地面测控站是一个开放性的微小卫星测控系统,它不仅直接支撑QB50计划的50颗卫星,还将承担西工大今后发射翱翔系列卫星的测控任务。 </p><p>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地面站的教学和科研作用,地面站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这是西工大“高峰体验”计划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西工大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p><p> <strong>优秀学生作品将有机会搭载小卫星升空 </strong></p><p> QB50项目的特色之处还在于,项目的主体参与者是国内外高校,项目所使用的卫星大多出自学生之手,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航天热情。 </p><p> 在QB50项目的带动下,依托西工大陕西省微小卫星实验室,西工大“大学生微小卫星及应用创新基地”正式揭牌。基地将向省内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优良的实验条件,满足学生从事微小卫星创新设计和实践的需求,并开展大学生微小卫星平台、微小卫星载荷、微小卫星应用等创新大赛和实践活动。 </p><p> 开放办学,合作共赢。 </p><p> 以首个中国航天日为契机,西工大在与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校联盟”的基础上,发起陕西省微小卫星载荷与应用大赛。大赛针对全省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学生可以来自机械、电子、光学、生物、通信、导航、自动化等非航天专业。本次比赛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小卫星中搭载升空。 </p><p>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航天离我们很近。希望‘航天’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周军教授说。 </p><p> 西工大生命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李思宇同学,专程赶来参加当天的活动,她说:“航天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很有帮助,比如,在宇宙空间这样的极端环境下,生命会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同时,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航天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p><p> 作为西工大微小卫星研究生团队的一员,航天学院周挺同学说:“参与微小卫星的研制,让我懂得,每一项科研任务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辛劳和汗水,只有不停地探索和改进,才能取得最优的结果。”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