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航天与乌克兰合作 共同开拓国际商业航天市场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187
0
2016-11-22 20:54:30
<p align="center">
</p><p> 7月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会见了来访的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总经理兼总设计师杰格嘉廖夫一行。双方回顾了良好的合作历史,就商业航天合作进行了深入切磋,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随后,集团公司相关单位与南方设计局签署了有关商业航天合作项目协议。</p><p> 高红卫表示,集团公司与南方设计局在民用航天领域开展合作有着悠久历史和丰硕成果,集团公司发展行业航天要求明确,南方设计局在商业航天领域拥有良好的技术储备,双方可形成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共同开拓中国与国际商业航天市场。</p><p> 杰格嘉廖夫表示,集团公司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令人钦佩。此次来访时双方加深合作的开端,希望通过与集团公司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实现共同发展。</p><p align="center">
</p><p> 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必将成为航天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新兴商业航天企业快速崛起,这些航天的“新生力量”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引入了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颠覆了航天发射、卫星应用等领域,将商业航天推向了新的高度。</p><p> 中国的商业航天也正在迎来春天。2015年10月,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举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红卫董事长作了题为《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光荣梦想与现实思考》的大会报告。</p><p> 高红卫指出,当前全球航天技术的主流发展阶段,已走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必然要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阶段。他详细介绍了航天科工在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他指出,虽然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航天科工将以开放的姿态和真诚合作的具体行动,与所有致力于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各级政府、兄弟单位、各界同仁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美好未来,并对商业航天发展充满信心。</p><p> 据了解,目前航天科工正在与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同筹建“湖北武汉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以便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积极性,依托我国航天产业的主力军、生力军、重要力量和后起之秀所蕴藏的巨大创新创业能量和国内外巨大的市场空间,形成“有规模、上水平,有活力、重创新,有影响、出效益”的商业航天产业重地,与政府及参与机构一起,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推动各类商业航天产业要素资源集聚、相互开放共享,各种商业航天产业能力汇聚、分享、协同,提高科研资源配置效率和商业航天产能的运用效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为实现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个战略目标提供基础性支撑。</p><p> 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三江集团公司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在接受新华社的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正在筹备组建国内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火箭公司,实现运载火箭商业发射。”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计划于2017年进行商业发射。</p><p align="center">
</p><p> “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已经提上日程,计划于2017年发射,并将着力实现商业化应用。”胡胜云说,商业航天产业市场空间巨大,然而,与国外,尤其是美国商业卫星占在轨卫星一半以上比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在轨卫星中商业卫星所占比例较少。“借助市场的力量开展商业化应用,一方面,聚集市场资源,能够降低卫星的研发及发射成本等;另一方面,也符合‘天基’互联网等的发展趋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