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第二批航天员叶光富:洞穴训练练什么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449
0
2016-11-22 20:59:56
<p> 叶光富,男,四川成都人,1980年9月出生。原为空军飞行员,共有1100小时战斗机飞行经历。2010年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2014年取得载人航天飞行资格,现为三级航天员。</p><p align="center">
</p><p> ↑此次CAVES洞穴的位置。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当地时间2016年6月24日至7月8日,叶光富赴意大利撒丁岛参加了欧洲航天局(ESA)的洞穴训练(CAVES)。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参加这一训练。</p><p> CAVES到底练了什么?叶光富2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进行了详细解读——</p><p> <strong>中国航天员主要负责3项任务</strong></p><p align="center">
</p><p> ↑叶光富在此次CAVES展开工作。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此次CAVES的地点在意大利撒丁岛中东部。叶光富主要负责对洞穴未知区域进行探索和勘测、将测量数据生成3D图像、实时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3项任务。但同时,所有人都要对其他人的角色进行相互支持。</p><p align="center">
</p><p> ↑此次CAVES“乘组”在“峭壁”中穿行。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洞穴中,“乘组”每人每天平均要进行5个小时以上的负重行进,完成当天所有的科研实验任务。作为勘测组负责人,叶光富在所有航天员的协作与支持下,带领“乘组”完成了对2个洞穴分支的勘察,总距离近700米,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并发现了新的洞穴分支。</p><p align="center">
</p><p> ↑此次CAVES在洞穴内探索的区域。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strong>仿若星际探险的背后是无数危险</strong></p><p align="center">
</p><p> ↑在彩虹湖边的“乘组”。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此次CAVES,在营地附近有一个水潭,被称为彩虹湖,它是“乘组”的临时就餐点,也是一个科学考察点。“乘组”在这里进行水质、生物采样,幸运地找到了几种非常罕见的生物。</p><p align="center">
</p><p> ↑此次CAVES发现的生物。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乘组”还要对营地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采样和研究,对一些特殊地貌进行拍照,并对后期生成3D图像进行准备。“乘组”根据数据后期生成的地质环境生成3D图像,非常壮观。</p><p align="center">
</p><p> ↑此次CAVES生成的地质环境3D图像。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在洞穴里,随处可见大自然的杰作,有的地方就像是在进行星际探险,只有在大片中才能见到。但它背后隐藏着很多危险。</p><p> 每次从营地出发前,每个人都要认真检查并穿戴好装备。因为装备在洞穴内使用非常频繁,不是上升就是下降,不是在“悬崖”就是在“峭壁”。装备是否可靠、使用是否正确,对保障安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p><p align="center">
</p><p> ↑穿越地下河。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在穿越地下河时,非常美丽,但到处都有深不可测的地方和暗流、暗礁。</p><p align="center">
</p><p> ↑垂直悬降“黑洞”。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一个“黑洞”给“乘组”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洞顶到洞底垂直落差超过了50米,在漆黑的环境中每人在这里从相当于17层楼的高度进行悬降,给人的心理、身体压力难以用语言表述。</p><p align="center">
</p><p> ↑高达100米的石墙。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此次CAVES的最后阶段,“乘组”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厅,足足有2个足球场大,尽头的石墙高达100米,它后被命名为杰里科大厅。</p><p> <strong>重点是提升人类行为绩效</strong></p><p> 在角色分工方面,叶光富同时也要其他航天员的支持,比如标注目标、摄像等,CAVES体现的就是团队合作。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每人也要对他人临时地提供有效支持。</p><p align="center">
</p><p> ↑在洞穴内合作完成任务。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每次回到营地后,“乘组”都要把当天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集体进行研究。</p><p> 每天的视频日志是必须完成的工作,6名航天员轮流担任角色,对每天的任务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回顾。</p><p>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晚上“乘组”要集体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即分析人类行为绩效,这是CAVES的关键。</p><p> 在完成所有任务后,“乘组”要原路返回,进行上升、下降、攀爬,而且要负更多的重量,因为要把所有的物品都运回地面。“乘组”此时已非常疲惫,这更要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更需要团队合作。</p><p> <strong>中国航天员为新发现洞穴分支命名“光明通道”</strong></p><p> 当地时间7月7日14时,“乘组”每个人喝了一口洞内的天然泉水后,告别黑暗,安全出出洞,重见光明。</p><p align="center">
</p><p> ↑此次CAVES中由叶光富命名的新发现洞穴分支。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p><p> 此次CAVES中,叶光富的表现得到了“乘组”和地面团队的充分认可,欧洲空间局最终决定由叶光富为新发现的洞穴分支命名。叶光富选择了充满了中国文化色彩的“光明通道”(Guang Ming Gallery),他告诉欧方人员:“在黑暗中,光明代表着希望。”</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