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开家公司造卫星 湖南小伙把商业目光投向太空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543
0
2016-11-22 21:09:50
<p align="center">
</p><p> 8月21日,长沙高新区天仪研究院,微小卫星“潇湘1号”模型。图/记者陈韵骄</p><p> 如果你不知道埃隆·马斯克是谁,但你一定听说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特斯拉汽车、“龙”货运飞船、管道高铁……没错,这些都是马斯克的手笔,他被称为“科技狂人”。</p><p> 马斯克的成就,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向往。在长沙,也有这样一位创业者,他是马斯克的粉丝,他的公司也着眼于“太空生意”,其设想是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和公众发射卫星,提供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服务。</p><p> 值得期待的是,或许有一天,这些创业者们的奇思妙想,能够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同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p><p> 想拍摄一张遥远星系的照片,你在家就可以控制一颗天文卫星,去捕捉你需要的画面。这不是科幻小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p><p> 8月21日,长沙高新区,天仪研究院公司年轻的CEO杨峰告诉记者,微小卫星“潇湘1号”的研制正顺利进行,将于今年11月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将成为第一颗中国民营企业自主研制的卫星。”</p><p> 他的话并不是“放卫星”。随着国家政策明确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卫星市场,各种创新正在萌芽。尤其是小型卫星,个性化、定制化、低成本的发展方向赋予了其无限可能,遥远的星空已不再遥远。</p><p> <strong>体制外与体制内的一拍即合</strong></p><p> 天仪研究院,听名字感觉既高大上又严肃。但当记者在长沙高新区找到这家公司时,发现建筑外墙上张贴着各种色彩鲜艳的海报,仿佛在宣告,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企业——并不是所有科研企业都要长着一张严肃的脸。</p><p> “这是开普勒-16b,这颗行星环绕着两颗恒星运行,意味着在这颗星球上,可以看见两个
太阳
,人们有两个影子。”公司CEO杨峰介绍,外墙上张贴的是一系列以星际旅行为主题的海报,给人一种探索神秘宇宙的冲动。</p><p> 杨峰的微信头像就是其中一张海报:
火星
探险者征集——去火星最大的峡谷徒步旅行,“在那里你可以看到黄昏时蓝色的日落,并且在夜空仰望火星的两颗卫星。”</p><p> 天仪研究院还做了一件公司T恤,正面的英文意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空间工程师。”背面则是:“是的,我是个科学家。”“穿着这个走在街上,回头率可高了。”杨峰说。</p><p> 1982年出生的杨峰是娄底人,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去加拿大留学,回国后进入一家央企。</p><p> 去年,从事航天事业9年的杨峰选择辞去工作,与合伙人任维佳再次创业,来到长沙高新区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他们组建了一个30人左右的团队,基本上都出自航天研究所。</p><p> 与风风火火的杨峰不同,77年出生的任维佳温文尔雅,毕业于清华,起步于基层,在航天系统中逐步成为中高层技术专家,参与过神舟载人系列、天宫系列等工程。在体制内多年,他也想走出去,做一番尝试。</p><p> 一个体制外,有想法,敢拼敢干;一个体制内,懂技术,有实践经验;两人一拍即合。</p><p> <strong>像造手机一样造卫星</strong></p><p> 近两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商业发射及卫星研制。这也是杨峰和任维佳将创业领域选在商业航天的原因,他们计划的切入点是微小卫星。</p><p> “我们一点都不认为我们做的事情简单,但实际上又没有想象的难。”杨峰说。在很多人看来,卫星的研制是遥不可及的。但事实上,卫星的制造门槛与成本这些年来都在不断降低。</p><p> 杨峰介绍,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人造卫星统称为“微小卫星”。与国家使用的大卫星不同,微小卫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方式灵活等优势。“现在最小的卫星,可以做到比香烟盒还小。有商业价值的卫星,已经可以做得像鞋盒子一般大小。”</p><p> 同时,微小卫星的制造技术一直在不断成熟,还出现了专门销售卫星组件的公司。这使得人们可以像造手机一样来造卫星。“我们做卫星的顶层设计和软件,随后全球采购最高性价比的部件,最后进行总装、集成、测试。”杨峰说。</p><p> 天仪的定位是,面向全世界的科研院所、科学家、公众,通过微小卫星将他们的技术成果和科学研究送上太空,提供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的服务。</p><p> 这样一个领域,为何会有市场?杨峰解释,在传统模式中,科学家想要进行空间实验需要经历许多步骤,要经历漫长的等待甚至根本得不到机会。“我认识一个国外科学家,一辈子都在研究同一个航天实验,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休也没能上天验证,他该有多伤心?”杨峰说,而天仪的优势是快速响应,听取科学家的需求,在3到12个月之内帮助科学家的设备上天。</p><p> <strong>卫星还能私人订制</strong></p><p> 极具吸引力的创业方向和靠谱的团队,让天仪赢得了投资人的青睐。从今年1月正式运行至今,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天仪就融资数千万。</p><p> “今年我们预计发射两颗卫星,2017年还有数颗卫星正同步研制。”杨峰介绍。目前,已有多个国内外的研究所和科学家向天仪抛出橄榄枝,搭载相应的科学实验。“客户支付的费用基本覆盖了卫星的成本,这也是我们目前的盈利模式。”</p><p> 今年将发射的两颗微小卫星,一颗重8公斤,一颗重4公斤。其中,第一颗被命名为“潇湘1号”,为自主研制。第二颗与欧洲合作研制,将在国外发射。</p><p> 微小卫星可以用来做什么?其功能其实远远超出人们的固有印象。比如,天仪预计将于明年发射一颗名为“MINIHubble”的天文卫星,该卫星将搭载专业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开放给天文爱好者们分时租用。“价格初步估计是一小时两三千元。”杨峰介绍,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控制整个卫星,拍摄任何想要拍摄的天区。</p><p> 在天仪,不同的卫星用法不同,可以租用时段,也可以直接购买卫星上的实验工位,还可以按照需求定做一颗卫星。“最近还考虑结合科普和教育,让大学生、中学生参与做自己的卫星。”杨峰说。</p><p> 曾有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发射卫星就像滴滴打车一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发射专属于自己的卫星。</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