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长征运载火箭
雷凡培: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中国航天
535
0
2016-11-22 21:37:02
<p> 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p><p>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之际专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p><p> 2016年,可谓中国航天频放“大招”的一年——适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实现首飞,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
火星
探测计划立项,嫦娥五号研制进入关键阶段……11月3日,我国“大火箭”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树立起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更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p><p> 2016年对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极为特殊且关键的一年——“十三五”开局之年,重大宇航发射任务密度之高和长征五号首飞任务难度之大、意义之重,都是前所未有的。身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主导力量的掌舵人,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肩上“保成功”的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p><p> 尤其是长征五号首飞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挂心多个型号的雷凡培频繁地奔波于北京、酒泉、西昌、文昌等地,指导各型号发射准备工作。作为全年乃至一段时期宇航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全新型号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让习惯于举重若轻的雷凡培难掩激动,又有着诸多感慨。</p><p> <strong>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strong></p><p>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首飞试验队驻地的入口处,标语“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格外醒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寄语。</p><p> 负责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和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具体实施者之一,曾通过研究提出了100项技术指标和27项经济指标作为航天强国的参考标准。在雷凡培眼中,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迈入航天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基础。“长征五号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其25吨级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和14吨级的
地球
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两个指标,已经达到国际航天一流标准。长征五号首飞成功后,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p><p> 长征五号是一枚全新的大型低温火箭,在我国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技术跨度大、系统极复杂,研制过程中创造了中国运载火箭的若干个“之最”。</p><p> 全新的技术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雷凡培特别重视长征五号的产品质量和风险管控工作。无论是在8月的长征五号出征仪式上,还是发射前一个月里多次赴发射场的调研中,雷凡培每次都必提及“坚定成功首飞的信念”、“提高风险意识”、“提升产品质量”、“落实责任制”等要求。</p><p> 型号队伍据此采取了技术状态再确认、测试数据比对、质量复查和“双想”、预案梳理和演练等一系列技术、管理、组织措施,同时发挥党建优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发射场工作。这些都成为此次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的宝贵经验。</p><p> <strong>大火箭一发带全身</strong></p><p> 中国空间事业发展舞台的拓宽,离不开火箭运载能力的提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成为中国航天的必然选择。</p><p> “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和重要标志。”雷凡培表示,为了满足我国未来几十年火箭的运用需求,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按照“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的思路进行设计。长征五号全箭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带动了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型号的系列化发展,对构建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的型谱发挥了巨大的牵引和辐射作用。</p><p> 走过60年风雨征程的中国航天正值发展的“黄金期”,并且为下一个甲子奠定了扎实基础。2017年,嫦娥五号实施月面取样返回任务;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启动火星探测……而上述航天器未来都将由长征五号执行发射任务。“可以说,长征五号关系着我国载人空间站、探月工程、探火工程等多个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我国航天‘十三五’规划多项重点工程的顺利部署。”雷凡培总结道。</p><p> 不仅如此,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航天发射活动,长征五号首飞任务还推动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和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p> “更为宝贵的是,通过新一代运载火箭这样重大工程的历练,我们培养出了新一代的航天人才。”对于长征五号研制团队十年磨一“箭”的不易,雷凡培有着极深的感触,并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对整个队伍攻坚克难精神的赞赏。“这是中国航天最大的财富。”他由衷感慨。</p><p> <strong>箭指深空再踏新程</strong></p><p>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之后,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下一步值得期待的就是长征八号和重型运载火箭。据雷凡培介绍,目前我国仍在加大对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投入,未来长征家族不仅会增加专注于商业发射的新成员,运载能力超百吨的重型火箭也已经进入关键技术的攻关阶段。“我们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完成长征八号的研制并实现其首飞,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p><p> 按照规划,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为10米级,火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超过正在研制的美国下一代运载火箭SLS的运载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
太阳
系行星探测等多种深空探测任务需求。</p><p>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推动下,我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的规划蓝图越来越清晰。载人航天方面,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成自己的独立空间站,等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深空探测方面,除了2017年发射嫦娥五号、202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以外,预计2018年,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背面的国家;北斗导航方面,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p><p> “虽然目前中国航天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但我们与航天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作为航天人我们倍感压力,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雷凡培充满信心又审慎地说,“我们的目标是2025年左右成为航天强国。”</p><p> 以长征五号首飞成功为起点,中国航天又踏上了新长征路。</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