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为中国空间站打造世界一流飞控人才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中国航天
634
0
2016-12-9 11:12:24
<p>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天宫二号起飞后的65天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参试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工作岗位上。</p><p> 提及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飞控团队,中心党委书记褚宏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颇感自豪。他说:“拥有一支不断接续、不断壮大的年轻飞控人才队伍,我们通向星辰大海的征途才会充满朝气、蓬勃向上。”</p><p> <strong>工作业绩才是硬杠杠</strong></p><p> 记者:这次任务中,中心有很多年轻人担当重任。中心为什么要倾力打造这样一个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团队呢?</p><p> 褚宏彬:航天事业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开创性的伟大事业,通向星辰大海的征途充满机遇活力,也充满风险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锻造新生力量。只有这样,航天飞控队伍才能不断接续、不断壮大,我们的事业也才会充满朝气、蓬勃向上。</p><p> 记者:在这样一个精英人才汇聚的事业中,中心是怎样发挥年轻人的能动作用,让年轻人脱颖而出的?</p><p> 褚宏彬:事业呼唤人才,人才需要平台。我们打破行政壁垒和按资排辈的传统观念,让年轻人有用武之地和大显身手的平台。一方面,创新型号团队组建模式,让有能力的做团队带头人、项目负责人。比如长征七号火箭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等大型任务,就由飞控专家牵头组建型号任务团队。同时,每一个大型号团队里面又会有多个小的项目团队。型号团队没有资历区分,只要能干就会被委以重任。中心很多年轻的同志就是从型号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工作业绩为主导,这是一个硬杠杠、金标准。</p><p> 记者:也就是说,中心有一套很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p><p> 褚宏彬:对,我们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竞争、进出机制。其实,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优胜劣汰,吸收并留下优秀的,淘汰那些业绩平平的,这是中心培养人才的重要制度保证。比如,中心规定,连续两年评不上高职的,就得选择离岗或者调任下一级职务。</p><p> <strong>创造拴心留人的暖心环境</strong></p><p> 记者:今年的航天飞控任务非常频繁,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前所未有。参试人员有没有牢骚怨言?</p><p> 褚宏彬:今年的任务特点是“三高”——高密度、高难度、高强度。为此,中心参试人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说实话,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有的亲人生病住院却无法照料,有的新婚燕尔却无法陪爱人度蜜月,有的妻子分娩却无法陪伴身边。但是,没有一人向组织发牢骚、讲条件、提要求。大家都把困难默默压在心底,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把任务完成好。</p><p> 记者:他们的家人能理解他们吗?</p><p> 褚宏彬:任务期间,我们开展“感受荣光、分享荣耀”家属航天日活动,数百名家属来到飞控大厅,走近飞控人的任务岗位、了解飞控人的工作状态。参观结束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想,这笑容里面不仅仅饱含着身为飞控人家属的光荣与自豪,更饱含着对飞控事业的理解与支持。</p><p> 为解除参试人员的后顾之忧,中心党委还倡导开展领导干部“三进三解三促”活动,自上而下营造出良好的暖心环境。比如,创办“流动的小饭桌”活动,为中心需要照顾的老人、孩子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筹措专款,救济慰问家庭困难的参试人员,使大家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p><p>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拼”?</p><p> 褚宏彬:我们这支飞控队伍确实很“拼”,而且还要一直“拼”下去。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了,但他们又开始备战明年的天舟一号和嫦娥五号任务。大家之所以这么“拼”,我想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肩上有责、人生有梦。这种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这种责是为航天强国而拼搏、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责任和担当,这种梦是飞控人追逐航天梦、助推强国梦的情怀和梦想。</p><p> <strong>瞄准中国空间站锻造世界一流飞控人才</strong></p><p> 记者:空间建站、载人登月、探测
火星
……未来,中心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您觉得中心完成后续任务最核心、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p><p> 褚宏彬:中国空间站建设、深空探测等国家级重大航天工程需要我们打造一流的飞控中心,一流的飞控中心关键要有一流的人才。对我们来讲,要圆满完成好后续任务,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飞控能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重中之重。</p><p> 记者:中心近几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p><p> 褚宏彬:中心作为我国航天飞控的创新前沿阵地,始终把人才培养当作战略工程,着力培养飞控领域的创新型精英人才、领军人才。把顶层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制定了2025年长远发展规划。搭建“重大任务锤炼”“创新团队引领”“外出送学提升”三个平台,立体化打造人才方阵。还不断加大在人才建设方面的投入,比如选送科技骨干出国深造,请专家教授授课等。</p><p> 中心党委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值得的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投入,更是适应未来需要的投入。</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黑洞
金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