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星际大战”离不开 这位好工匠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483
0
2017-1-9 14:17:21
<p align="center">
</p><p> 朱金慧(中)和同事一起检查设备状态 聂龙生摄</p><p> 1月5日23时18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2017年中国航天开了一个好头。</p><p> 作为测控技术室雷达组最年轻的组长,朱金慧已经连续熬了一个多月。这次发射任务中,他被定岗在了一个很小的移动雷达站,担任3106雷达的系统工程师。这对于有着多年测控经验的朱金慧来说,原本是一项很轻松的工作,但他照样背着电脑、提前数十天进沟考察。“把学习计划排得满满的,即使是设备维护的空档期也总是拿着笔记本与同事交流各种问题,没有联调任务的时候,总能看到他抱着书本四处请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副总师庄轲这样评价印象中的朱金慧。</p><p> 从祖国北部的辽阔大草原来到西南峡谷里的卫星发射场,朱金慧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是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十年,也是朱金慧付出异于常人努力而快速成长的十年。</p><p> 说起朱金慧,同事的一致评价是“极具工匠精神”。“能连续一周熬夜解决问题,也能半年不回家坚守点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测控总体室工程师赖韬眼中,朱金慧的这种精神从不会因为任务大小、职责轻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我曾开玩笑跟他说,你都已经这么厉害了还这么拼命,让其他同志怎么过啊!但他总说,以前当雷达分系统工程师的时候,对光学和遥测设备了解不够,负责总体设计后,才发现欠账太多,既然有了和设备多接触的机会,就想多学点东西。”</p><p> 除了负责雷达组的任务统筹外,朱金慧还参与了测控总体技术设计。尽管曾撰写过多次发射任务的总体文书,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他始终小心谨慎,“总是与其他专家反复讨论方案,对参数进行反复计算验证。”赖韬说。</p><p> 2016年,朱金慧参加海南发射场测控设备综合校飞装机设备天地对接试验任务期间,曾连续在外奔波一年,横跨七省。在原定对接工作完成后,本可以回到驻地与家人团聚的他,却主动要求带着沉重的装机设备与地面设备再做1次对接试验,通过对接试验来检验设备性能。结果,在试验过程中,他发现装机WA-20机存在故障。正是因为这次对故障的提前预知和及时排除,为海南校飞至少节省出4天时间,节约经费10余万元,有力确保了校飞任务的顺利完成。</p><p> 迄今为止,朱金慧已参加过嫦娥三号、北斗二号等40余次基地内航天发射测控任务及30余次过路星任务,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他参与编写的《单脉冲雷达系统》教材获基地2015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