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那些被小卫星改变的少年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179
0
2017-1-23 11:17:19
<p align="center">
</p><p> 周五上午不到11时,北京市八一学校高二(1)班的蒋以恒来到学校刚刚改建完的一间教室里,这里已经聚集了十几名学生,他们正围在电脑前紧盯着屏幕。</p><p> “这里是我们的地面站。”蒋以恒说。学生们盯着的图像叫“瀑布图”,每天上午和晚上的11点左右都是他们能接收“八一·少年行”卫星信号的时间段。蒋以恒他们就是来等待接收当天的卫星信号的。</p><p> 这一天,他们准备完成校歌的下载并进行播放。</p><p> 载荷、对地传输、卫星、发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词语代表的是尖端科技、代表的是航天和太空,似乎与普通人的生活离得很远,与十几岁的少年更是不沾边。</p><p> 但是,就在去年,八一学校的30余名中学生,在航天专家的指导下,全程参与研制了一颗低轨道科普卫星,主导完成了卫星4项载荷的设计,并且在去年12月28日成功地将这颗名为“八一·少年行”的卫星发射到了太空。</p><p> 这颗属于孩子们的卫星,将完成对地拍摄、无线电通信、对地传输音频和文件以及快速离轨试验,比如可以跟踪拍摄雾霾、台风等天气现象,支持全球无线电爱好者开展通联活动等。此外,《东方红》、北京市八一学校校歌等音频文件也随这颗卫星一同升空,地面将接收解码后播放。</p><p> 卫星上天了,孩子们的生活又回到学习、考试、补习这条轨道上来。</p><p> 但是整整一个学期为卫星忙碌的日子,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p><p> <strong>航天其实也不难!中学生也可hold住</strong></p><p>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高一(8)班的任健达说,他最喜欢研究机器人,喜欢漫威电影中的发明家“钢铁侠”。</p><p> 几乎每一个孩子从小都有一个当科学家的梦想,几乎每个孩子也都有过飞上天去的梦想。</p><p> 不过,在孩子们的概念中,科学和科学家都是很遥远的事,“我觉得科学是很神秘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科学家的样子就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老人手里摇晃着一个做实验用的瓶子。”蒋以恒说。航天更是高不可攀。</p><p> 不过,这一次,孩子们突然觉得科学、航天原来离他们不远。</p><p> 去年四五月,学校发出了科普卫星研制团队成员的招募,同学们报名异常踊跃。很快一个小小的团队组成了。</p><p> 紧接着孩子们在暑假中迎来了第一期的培训。</p><p> “来给我们讲课的都是航天三院、五院的专家和元老。”八一学校国际部高二的徐依菲同学说,跟航天相关的各个系统专家都来给他们讲课,据了解,给孩子们上课的是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p><p> “我第一次知道还有那么多种卫星。”徐依菲说,虽然平时很少接触到这些内容,但是孩子们觉得这些知识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见过,似乎是把知识进行了新的组合,“有点儿像科普”。</p><p> 通过一个星期的集中授课之后,孩子们开始自己动手制作。两个星期后孩子们做出了一颗模拟星。</p><p> “最初的时候,孩子们真的觉得航天不难。”八一学校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李锐说。</p><p> 也许这正是此项目设计的初衷:让更多孩子因为纯粹的喜欢而去接触科学。</p><p> “小时候就觉得卫星导弹能飞上天很厉害,航天人都是英雄般的存在。正好学校有这个项目就参加了。”任健达说。</p><p> 不少孩子说,自己就是因为好奇、好玩,才“撞”上了这个项目。</p><p> “这些孩子不是我们选拔出来的,而是自愿报名来的。有些孩子来了以后觉得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趣,就退出了,也有的孩子因为好奇而加入。”李锐说。</p><p> 有专家就曾指出,很多科学研究最初都源自这种好奇和好玩。只有当孩子们觉得科学不是高高在上的时候,才会敢于去尝试,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科学。</p><p> <strong>航天真的好难!“不能出丝毫差错”</strong></p><p> 不过,当孩子们深入参与研究的时候,他们才真正知道航天真的不仅是好玩而已。</p><p> 11月,孩子们迎来了二期培训。</p><p> 培训是在南京理工大学进行的。</p><p> 一期的时候,学生们每个人会独立负责一个系统,到了二期培训的时候,所有的学生被分成了6个组,每个组负责一个系统,比如:结构热控设计组、计算机设计与编程组、轨道姿态组,等等。</p><p> 这回的培训就更加专业了,知识也深奥了很多。</p><p> “刚开始时,南京理工大学老师讲的东西我们都听不懂,大家都很崩溃。”很多孩子跟徐依菲有类似的感受。</p><p> 虽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但关于卫星研制的知识和操作深奥复杂,不少知识是大学阶段才会讲授的内容,而这些没有专业基础的中学生完全是从零开始学起。</p><p> “我们组的学习内容非常理论化、抽象化,非常不好理解。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编程,第一次接触STK这种专业软件。”高二(1)班的李潞芸说。</p><p> 李潞芸参加的是轨道姿态组。</p><p> 对于这些孩子,知识难度的增强应该是他们能想象到的困难,而摆在他们面前的真正困难其实是:任务繁杂但是不能出现任何一个小的纰漏。</p><p> 动手能力一向很强的任健达加入的是结构与热控组,要参与卫星的装配。卫星的装配每个环节的要求都很严格,一环紧扣一环,操作过程中是绝不允许“手抖”的。</p><p> 这些从小玩乐高、机器人长大的孩子,突然感到了组装卫星这项工作的不轻松,“仅螺丝钉就有很多类型,每个螺丝钉都必须安装准确,平衡度测试也不能出任何差错。”任健达说。</p><p> “有个瞬间我脑海中闪过了后悔来南京的念头。”跟李潞芸同组的高二(2)班刘黎明说,“面前总是一堆密密麻麻的数据,而且任何一个数据都是不能出错的。”</p><p> “孩子们参加了一轮轮评审会,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李锐老师说。</p><p> “研讨会磋商至深夜,只是为了一项发生几率非常小的故障的后备措施。”学生朱迅说。在一轮轮的评审中,专家们不停地讨论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情况,每一种情况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孩子们渐渐理解了航天的工作方式,明白了发射中哪怕出现一点点的偏差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p><p> 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调整,孩子们慢慢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状态。</p><p> 任健达和其他小伙伴们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1点左右。</p><p> “在汇报的前一晚,我们组一起准备到深夜,只想让汇报更加严密完整些。”李潞芸说。</p><p> 为确保模型的准确无误,孩子们一次次进行模拟,反反复复测试。“有时他们晚上根本没时间吃饭,老师买来了南京特色鸭血粉丝汤,孩子就一只手夹出两口吃,另一只手仍在算轨道。”李锐说。</p><p> 终于,孩子们坚持走到了卫星发射这一天。</p><p> “听到点火的指令时,我期待着,祈祷着……远处的发射场,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当时甚至感觉到脚下的大地都在微微振动,那振动直达我的心底。”李潞芸这样记录发射时的场景。</p><p> 这大概就是科研工作最诱人的地方:当你解决了难题就会成就感倍增,而且难度越大成就感就会越大。更何况,孩子们正在参与的是把卫星放上天这么激动人心的事情。</p><p> <strong>遭遇失败如何归零 未来的路清晰了!</strong></p><p> 发射的日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注定会成为一个纪念日。</p><p> 不过,当所有震撼都归于平静之后,徐依菲说令她印象最深的是,那天自己手里紧紧攥着的一叠A4纸。</p><p> “上面写着各种预案。”徐依菲说,“整个等待发射的过程我脑子里都在想:如果发生了什么情况,我要马上判断出是哪里出了问题、出现的是什么问题,还要马上给出处理办法。”</p><p> 出现问题立刻给出备案,这么多天的航天经历教会了孩子们如果失败如何归零。每一步都是关键一步,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再关键也得归零,使用替代方案。</p><p> 这些孩子刚参与的时候,多少都有些纠结:既觉得项目有意思吸引人,又担心项目会牵扯太多精力影响学习。</p><p> “我期中考试成绩就不太好,之前都是班里20名左右。期中成绩下滑了很多。”蒋以恒说。</p><p> 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可能会患得患失,参加项目的时候想着学习,学习的时候又想着项目。最终让自己背上了巨大的包袱。</p><p> 现在,他们有了“归零”“预案”的思维方式,虽然每天的学习生活仍然很辛苦,“但是目标变得更清晰了,做一切事情都有了动力。”徐依菲说。</p><p> 在去南京的路上,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并完成学校的作业;蒋以恒在期中考试结束后也决定继续参与小卫星的项目,每天把卫星研制之外的时间全部利用起来,狂补落下的课程。</p><p> 现在这些孩子会时不时地到学校的“地面站”等着小卫星的信号,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暗暗立下志向将来学习跟航天相关的专业。</p><p> 其实,孩子们的将来还有太多未知数,不过,曾经仰望星空的孩子也许会把理想放飞得更远。</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